[实用新型]带安全进口的避难硐室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1211.6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6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欣;王静;姜峰;李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林治锦 |
地址: | 114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进口 避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作业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安全进口的避难硐室。
背景技术
目前,在井下作业中,常采用救生舱作为专门用于矿井紧急事件的避难场所,遇险人员在里面避难直到可以安全撤离或等到救援人员。
救生舱一般可分为固定避难硐室、可移动钢制救生舱和可充气式救生舱三类。而应用在煤矿井下的应急避难救生舱,必须能为矿井发生事故后幸存的遇险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而且对外能够抵御事故发生的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能为被困遇险人员提供氧气、食物、水;并具有去除有毒有害气体的功能,为遇难者赢得较长的生存时间。同时,被困人员还能通过舱内通讯监测设备,引导外界救援,为应急救援工作赢得宝贵时间,减少矿难事故中的伤亡人数。
现在井下避难通常采用固定避难硐室,为防瓦斯爆炸,需设厚重的防爆密闭门,只要井下没有透水,人就可以通过厚重的防爆密闭门进入固定避难硐室。以上做法存在如下缺点:当井下透水,很多遇险人员涌向固定避难硐室时,由于井下透水阻碍防爆密闭门的开启,这些遇险人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都进入固定避难硐室,而在瓦斯气体突出期间,需要很短的时间让遇险人员隔绝有毒有害气体,以便在瓦斯气体突出期间能够最大数量挽救遇险人员的生命,否则就会出现象有些国家矿难时在救生舱门口死亡了遇险人员的现象。另外当井下透水严重,人通过防爆密闭门进入固定避难硐室时,水也会进入固定避难硐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安全进口的避难硐室,克服了现有避难硐室无安全进口,当井下透水严重时,水也会随人进入避难硐室,甚至影响人进入避难硐室的缺点,使遇险人员在井下透水严重时也能顺利进入避难硐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带安全进口的避难硐室,包括硐室内室,设在此硐室内室的压风气幕喷淋装置、自动供电装置和防爆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有由带有一组下部门接口、一组上部门接口,分别与此一组下部门接口、一组上部门接口相连接的一组下部舱门装置、一组上部舱门装置,分别与一组上部舱门装置相连接的一组爬梯、一组上部平台、一组栏杆及与此一组上部平台相连接的一组滑梯所组成。
所述的下部舱门装置由与所述下部门接口的外边缘顶端固定连接、下部贴合连接的柔性帘,与所述下部门接口的内边缘固定连接的下部门框架,与此下部门框架一侧边缘相铰接的下部刚性密闭门和设在所述的柔性帘外侧的一对压帘装置所组成,所述的下部门框架内设一个压风气幕喷淋装置。
所述的上部舱门装置由与所述上部门接口的内边缘固定连接的上部门框架和与此上部门接口外侧边缘相铰接的上部外侧刚性密闭门、与此上部门接口里侧边缘相铰接的上部里侧刚性密闭门所组成,所述的上部外侧刚性密闭门外部固定有拉手,所述的上部门框架内设一个压风气幕喷淋装置。
所述的下部刚性密闭门、上部外侧刚性密闭门、上部里侧刚性密闭门与其门框接触处设有橡胶绝缘层。
所述的压帘装置由分别带有插槽的固定板和压帘板及分别与此固定板和压帘板上的插槽相插接的插杆所组成,所述的固定板与所述的硐室内室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的压帘板与所述的柔性帘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的一组上部舱门装置的数量为1个-3个,所述的一组下部舱门装置的数量为1个-5个,所述的一组爬梯的数量为1个-3个。
所述的爬梯、柔性帘及上部外侧刚性密闭门上设有反光物。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1)柔性帘、压风气幕喷淋系统、上部外侧刚性密闭门常闭,下部刚性密闭门、上部里侧刚性密闭门常开,以便避难硐室内始终处于正压状态,并防止透水时的水冲进避难硐室内,同时遇险人员能迅速跑进避难硐室,当避难硐室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300帕-500帕时,压风气幕喷淋装置自动关闭,当避难硐室内气压不高于外界气压300帕-500帕时,压风气幕喷淋装置自动开启,使避难硐室内气压始终高于外界气压300帕-500帕;
2)当出现矿难而井下透水不严重时,遇险人员跑向避难硐室,抽出柔性帘上的插杆,扯开柔性帘进入避难硐室,以尽快减少有毒有害气体及爆炸的侵害,然后迅速关闭避难硐室的下部刚性密闭门,躲在避难硐室内,通过防爆通讯装置与外界联络;
3)当出现矿难井下透水严重,水位过高时,遇险人员跑向避难硐室,通过避难硐室外侧面设有的爬梯爬到避难硐室上部外侧刚性密闭门附近,拉住固定上部外侧刚性密闭门的拉手,打开上部外侧刚性密闭门进入避难硐室,然后关闭避难硐室的上部里侧刚性密闭门,利用与上部平台相连接的滑梯迅速滑到避难硐室内,通过防爆通讯装置与外界联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矿业公司,未经鞍钢集团矿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12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封闭式建筑幕墙低发射率保温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动压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