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轮自卸车后桥举升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0711.8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0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罗芳;林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9/22 | 分类号: | B60S9/22;B60S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刘各慧 |
地址: | 51085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轮 卸车 后桥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轮自卸车后桥举升工装。
背景技术
为了实现安装、拆卸和维修车辆,现有采用的方法都是通过千斤顶来实现的。但由于电动轮自卸车的重量较大,顶升的行程也相对较长,单靠千斤顶来实现顶升,其可靠性、安全性不好,难以达到顶升行程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一种电动轮自卸车后桥举升工装。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轮自卸车后桥举升工装,包括举升支座、举升销轴及千斤顶,举升支座的底部设有通孔,自举升支座的顶部向下具有延伸至举升支座底部且与通孔相通的容置槽,在举升支座的上端部设有二个以上的用于插设举升销轴的销轴孔,千斤顶设置在容置槽内。
上述举升工装的举升过程是:先通过举升销轴穿过销轴孔及后桥支承座将举升支座和后桥支承座连接起来,使千斤顶处于压缩状态,然后将千斤顶的下端放置到通孔内,并使千斤顶的顶杆位于后桥支承座的下方,顶升千斤顶,千斤顶的顶杆作用到后桥支承座上并使电动轮自卸车后桥被顶升,电动轮自卸车后桥在被顶升过程中,举升支座跟随一起向上运动且举升支座离开地面,当千斤顶顶升到一段距离后,将举升销轴拆卸下来,随后将举升销轴插入到另一销轴孔内实现对举升支座和后桥支承座之间的连接,然后松开千斤顶,由举升支座支承电动轮后桥。另一种举升的过程是:将举升支座放置到后桥支承座的下方,使千斤顶处于压缩状态,然后将千斤顶的下端放置到通孔内,并使千斤顶的顶杆位于后桥支承座的下方,顶升千斤顶,千斤顶的顶杆作用到后桥支承座上并使电动轮自卸车后桥被顶升,当千斤顶顶升到一段距离后,将举升销轴穿过销轴孔及后桥支承座将举升支座和后桥支承座连接起来,由举升支座支承电动轮后桥,然后松开千斤顶。因此,由于设置了举升支座及举升销轴,使得举升更加的安全和可靠,而且在千斤顶的配合下可以实现梯级的顶升,从而能加大顶升行程。
作为具体化,所述的举升支座包括底板及两支承板,两支承板的下端设置在底板上,所述通孔设置在底板上,两支承板形成所述的容置槽。该结构的举升支座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
作为改进,在支承板和底板之间设有加强筋板,以提高举升支座的支承强度。
作为改进,在两支承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板,以进一步提高举升支座的强度。
作为改进,在支承板的上端部设有避让缺口。由于后桥为圆弧形,将承板的上端部设置成避让缺口,则能避开后桥的干扰,因此,能更加的可靠的实现举升。
作为改进,还包括活动支架。当千斤顶的行程有限时,可通过在千斤顶下设置多个活动支架来实现梯级性的举升。
作为改进,在举升销轴的一端设有螺钉孔,在螺钉孔上插设有抵挡螺钉,用于防止举升销轴从销轴孔内脱离,以提高举升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电动轮自卸车后桥示意图。
图2为电动轮自卸车后桥举升工装的示意图。
图3为电动轮自卸车后桥举升工装的分解图。
图4为举升支座的分解图。
图5为举升后桥第一步的示意图。
图6为举升中间过渡步骤示意图。
图7为举升最后一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车架100设置在后桥总成101上,在后桥总成101两侧安装有车轮102。所述的后桥总成101包括后桥支承座103。
如图2和图3所示,电动轮自卸车后桥举升工装包括举升支座1、举升销轴2、活动支架3及千斤顶4。
如图4所示,举升支座1包括底板11、支承板12、筋板13。底板11的中部设置有通孔15。支承板12由两块组成,两支承板12之间形成容置槽17,用于容置活动支架3及千斤顶4;支承板12上端部设有二个以上的用于插设举升销轴的销轴孔16;在支承板的上端部设有避让缺口17,防止在举升过程中,举升支座与后桥相互干扰。筋板13连接在支承板12和底板11之间,且筋板上小下大,以提高举升支座的强度。在两支承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板14,以提高举升支座的强度。
在举升销轴2的一端设有螺钉孔21,在螺钉孔上插设有抵挡螺钉22。
所述的活动支架3为四方块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07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助力泵主缸缸头
- 下一篇:微型便携式汽车擦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