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生物制药业的分液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9848.1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9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广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绥化学院 |
主分类号: | B67C3/26 | 分类号: | B67C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2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生物制药 分液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药行业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生物制药业的分液罩。
背景技术:
制药行业使用的分液罩在制药行业中用于液体的转移与分装,主要用于向玻璃容器内转移液体。
传统的制药行业使用的分液罩是一种不锈钢的小工具,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在制药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不锈钢都是不透明的在转移液体时会造成一定的浪费,若实验用的话,会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
现有一种分液罩加大了罩体,也将输送管加工成了不锈钢的,但是仍然存在上述问题,且不锈钢的没有玻璃的管更适用于制药行业,因为不锈钢易变形,难以观察管内液体的实时状况,且现有的分液罩不能提取样本,要提取时只能通过转移管来完成,这会影响后续的实验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生物制药业的分液罩,它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便于提取样本,玻璃管不易变形,硅胶套口可避免玻璃之间的碰撞,提高了液体转移的准确度及安全,也减少了浪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罩体1、透明玻璃管2、硅胶套口3、防滑肋4、刻度线层5、样本提取口6;罩体1上方的中心设有透明玻璃管2,透明玻璃管2的顶端设有硅胶套口3,透明玻璃管2上设有刻度线层5,罩体1上方的一侧设有样本提取口6,罩体1的外壁设有数个防滑肋4。
所述的样本提取口6与罩体1之间呈20-45°,便于提取样本。
所述的防滑肋4的防滑效果较好,可以将罩体1倒置,这样可以提高转移液体量的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操作时,可先通过样本提取口6将罩体1内的液体提取一些,需要转移时通过透明玻璃管2转移液体,转移过程中由于是硅胶套口3与玻璃容器接触,便会避免玻璃间的碰撞,倒置罩体1时,罩体1内的液体与刻度线层5齐平,便于为实验提供数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便于提取样本,玻璃管不易变形,硅胶套口可避免玻璃之间的碰撞,提高了液体转移的准确度及安全,也减少了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罩体1、透明玻璃管2、硅胶套口3、防滑肋4、刻度线层5、样本提取口6;罩体1上方的中心设有透明玻璃管2,透明玻璃管2的顶端设有硅胶套口3,透明玻璃管2上设有刻度线层5,罩体1上方的一侧设有样本提取口6,罩体1的外壁设有数个防滑肋4。
所述的样本提取口6与罩体1之间呈20-45°,便于提取样本。
所述的防滑肋4的防滑效果较好,可以将罩体1倒置,这样可以提高转移液体量的准确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操作时,可先通过样本提取口6将罩体1内的液体提取一些,需要转移时通过透明玻璃管2转移液体,转移过程中由于是硅胶套口3与玻璃容器接触,便会避免玻璃间的碰撞,倒置罩体1时,罩体1内的液体与刻度线层5齐平,便于为实验提供数据。
本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便于提取样本,玻璃管不易变形,硅胶套口可避免玻璃之间的碰撞,提高了液体转移的准确度及安全,也减少了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绥化学院,未经绥化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98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续进样H-3和C-14集成化分离浓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物料升降运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