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昆虫诱捕光源装置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9461.6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2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九华;杨瑶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H05B37/00 | 分类号: | H05B37/00;A01M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614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昆虫 诱捕 光源 装置 用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尤其涉及一种昆虫诱捕光源装置用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捕杀昆虫相关技术中,一般要么用化学杀虫剂来消灭昆虫,但是这种灭杀昆虫的方法不够环保,而且不杀效率较低、效果较差;还有另一种是通过各种昆虫诱捕器多采用高压电网和高功率的灯光诱杀,但是这种灭虫方式成本较高,即诱捕器价格昂贵且安全性差,还存在不能诱捕到活虫以及雨水进入诱捕器等缺陷。
上述可知,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昆虫诱捕不够环保,诱捕效率低且安全性差、成本高等问题而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诱捕效果好、效率高且使用安全可靠的昆虫诱捕光源装置用电路。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上述的昆虫诱捕光源装置用电路,由电阻R1~R2、二极管D、三极管Q、开关S以及电源B组成;所述开关S为重力开关,其串接于所述电源B的负极端一侧;所述电阻R1为光敏电阻,所述电阻R2为限流电阻,所述电阻R1和R2串接于所述电源B的正负两极;所述三极管Q的发射极通过所述开关S连接于所述电源B的负极,集电极则通过所述二极管D连接于所述电源B的正极,基极连接于所述电阻R1与电阻R2的连接点;所述二极管D为发光二极管,其阳极端连接所述电源B的正极,阴极端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昆虫诱捕光源装置用电路,其中:所述三极管Q采用NPN型开关三极管。
所述昆虫诱捕光源装置用电路,其中:所述二极管D采用发光带色的二极管。
所述昆虫诱捕光源装置用电路,其中:电源B采用的是3V电池。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昆虫诱捕光源装置用电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造价低廉;其中,开关S采用重力开关,电阻R1采用光敏电阻,电阻R2为限流电阻,即电阻R1采用具有光控功能的光敏电阻能保证应用于昆虫诱捕光源装置上时装置只在夜晚工作,有效节约了能源;而开关S采用重力开关可便于应用于昆虫诱捕光源装置前的保存和运输;同时,二极管采用发光二极管,可根据不同种类的昆虫对光的颜色具有不同的敏感性,适时采用相应发光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引诱昆虫靠近聚集捕杀,这种方式捕杀效率高、效果好;整个电路应用于昆虫诱捕光源装置上不仅功耗低,而且使用安全、可靠、环保,适于推广与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昆虫诱捕光源装置用电路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昆虫诱捕光源装置电路,由电阻R1和R2、二极管D、三极管Q、开关S以及电源B组成。
其中,电阻R1为光敏电阻,即光控开关,用于确保装置白天不工作,降低能耗;电阻R2为限流电阻,用于调节发光亮度;二极管D为发光二极管,可其根据不同种类的昆虫对光的颜色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可以采用相应发光颜色的二极管;三极管Q为NPN型开关三极管;开关S为重力开关,其确保在应用前使昆虫诱捕光源装置处于关闭状态;电源B采用的是3V电池,本实施例中采用两节普通CR2032电池供电且可正常工作60天。
开关S串联于电源B的负极端一侧;电阻R1和电阻R2串联于电源B的正负两极;三极管Q的基极连接于电阻R1与电阻R2的连接点,三极管Q的发射极通过开关S连接于电源B的负极,三极管Q的集电极则通过二极管D连接于电源B的正极;其中,该二极管D的阳极端连接电源B的正极,阴极端连接三极管Q的集电极。
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不仅造价低廉,功耗低,而且诱捕效果好、效率高,同时应用于昆虫诱捕光源装置上安全、可靠、环保,适于推广与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师范学院,未经乐山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94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LED照明系统
- 下一篇:三层单向透视膜打印材料及其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