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有机肥施用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8594.1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3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袁婧;王小艳;武子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5/02 | 分类号: | A01C15/02;A01C15/1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程新敏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有机肥 施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科研用施用仪,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型有机肥施用仪。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农业科员人员在研究农作物的生理生化过程中,都需要做对比试验,譬如说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作物生长的影响试验对比,在大田实验中,按照传统的施肥方式,大多采用称取需要量的不同有机肥于容器,手动大致搅拌均匀,再用手抓取肥料撒于实验小区,这种施肥操作方式为科学研究带来诸多不利影响:第一,手动搅拌有机肥,主观性太大,搅拌不均匀;第二,用手抓取有机肥施撒,随机性太大,会造成对同个小区的施肥不均,影响作物的生长整齐性;第三,有机肥对人体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此施肥方式会对施肥者手部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上述问题对实验效率和实验精确性都会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现有的施肥方式存在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无需直接用手搅拌并施肥,提高施肥效率及施肥准确性的一种小型有机肥施用仪,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一种小型有机肥施用仪,包括施肥壶,在施肥壶的壶口设置有壶盖,在壶盖上安装有可旋转的连杆,在施肥壶的壶内连杆的一端设置有扇形搅拌器,在施肥壶的壶外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搅拌器摇杆,在施肥壶的底部设置有施肥转盘,在施肥转盘上设置有施肥孔和调节手柄。
在施肥壶的底部设置放置施肥转盘的开口。
在施肥转盘的上下两个面上都设置有施肥孔。
在施肥转盘上设置有8个~20施肥孔。
在施肥壶上设置有提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施肥时,首先将有机肥倒入施肥壶内,盖上壶盖,通过搅拌器摇杆带动扇形搅拌器对有机肥均匀搅拌,然后通过旋转施肥转盘上的调节手柄,对施肥量进行调节控制,肥料便会从施肥转盘上的施肥孔落入到田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而且具有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减少科研人员手部伤害,极大提高了实验准确性和实验结果精确性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施肥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施肥壶,2-壶盖,3-连杆,4-扇形搅拌器,5-搅拌器摇杆,6-施肥转盘,7-施肥孔,8-调节手柄,9-开口,10-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小型有机肥施用仪,包括施肥壶1,在施肥壶1的壶口设置有壶盖2,在壶盖2上安装有可旋转的连杆3,在施肥壶1的壶内连杆3的一端设置有扇形搅拌器4,在施肥壶1的壶外连杆3的另一端设置有搅拌器摇杆5,在施肥壶1的底部设置有施肥转盘6,在施肥转盘6上设置有施肥孔7和调节手柄8。
在施肥壶1的底部设置放置施肥转盘6的开口9。
在施肥转盘6的上下两个面上都设置有施肥孔7。
在施肥转盘6上设置有8个~20施肥孔7。
在施肥壶1上设置有提手10。
本实用新型施肥壶1采用现有的透明玻璃壶即可,重量轻,方便观察。
扇形搅拌器4为现有的叶片式搅拌器,能充分搅拌有机肥。
使用时,操作人员首先将肥料放入到施肥壶1内,然后盖上壶盖2,通过搅拌器摇杆5带动扇形搅拌器4对肥料进行均匀搅拌,然后操作人员手拿提手10,通过旋转施肥转盘6上的调节手柄8,对施肥量进行调节控制,肥料便会从施肥转盘6上的施肥孔7落入到田里。
本实用新型用于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作物生长影响的实验,无需直接用手搅拌并施肥,并极大提高施肥效率及施肥准确性,提高实验精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85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搅龙式搅拌施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阻力耕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