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兆瓦级风电叶片模具用锁紧和定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8020.4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1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潘祖金;陈奇;朱礼涛;杭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乘风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4 | 分类号: | B29C70/54;B29L31/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 |
地址: | 2141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兆瓦 级风电 叶片 模具 用锁紧 定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下模具合模时用的锁紧定位机构,尤其是一种兆瓦级风电叶片模具用锁紧和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能源耗尽时间表的日益临近,风能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已成为能源领域最具商业推广前景的项目之一,目前在国内外发展迅速。现阶段我国的电力构成中,风力发电仅占1%左右,风力的开发和利用仍有很大的空间,几乎每个省份都有在建或拟建的风电项目。据国外媒体报道,为取代“911”恐怖袭击中倒塌的世贸双子塔楼而设计的1776英尺高的“自由塔”的楼顶也将设置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在当今世界之热门程度由此可见。商业通信公司预测,今后若干年内世界大型风力机市场将会以年20%左右的速率增长,中国的增长速率可能会更快。
由于制造大型复合材料叶片需要相应模具产品,大型叶片的生产工艺一般流程是先模铸好上模和下模,然后通过结构胶进行粘接和在合模缝之间进行内外包边增强。在上、下模合模过程中容易产生错位,而且由于上模模具自身的重量,包括阴模壳、钢架和产品的重量,往往容易使液压翻转机构产生变形,使模具出现横向或者纵向的错位,据统计,由于模具合模不到位而产生产品报废率约在5%左右,叶片需要重新修补,甚至出现报废的情况。因此在合模的时候需要模具本身具备定位和锁紧的机构,保证模具按照设计的尺寸位置进行合模,保证叶片产品外形符合设计的需要,保证叶片产品合模间隙控制在生产工艺要求范围内。随着兆瓦级叶片越做越大,目前国内制作最大的叶片超过60m,模具的定位和锁紧装置显得格外重要。
如图1所示,现有的模具锁紧工装是采用气袋2a和C型卡1a将上模模具翻边3a和下模模具翻边4a进行锁紧,功能单一操作不便,需要手工一项一项的卡住,费时费力,而且由于人工操作,没有办法保证每一个C型卡1a都锁在一起,人为操作随意性大,由于叶片模具合模不到位而造成质量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兆瓦级风电叶片模具用锁紧和定位机构,简单、方便、高效地解决模具上、下模合模过程中的锁紧和定位问题,能根据设计的合模尺寸位置,使上模和下模准确合模。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兆瓦级风电叶片模具用锁紧和定位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安装在上模具翻边钢梁下表面的连接块和安装在下模具翻边钢梁上表面的连接框;在所述连接块上设置上模耳柄,上模耳柄的两端伸出于连接块的两侧表面;在所述连接框内安装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下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头的中部设置转轴,连接头可沿转轴为中心进行转动,连接头的上端为与上模耳柄相配合的钩状;在所述连接块的下表面设置上模凸头,在连接杆的上表面设置与上模凸头相配合的下模凹槽。
在所述连接头的下部设置弹簧,弹簧的一端顶住连接头,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连接框上。
所述转轴设置在连接头上的长形槽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简单、方便、高效地解决大型兆瓦叶片模具合模锁紧和定位的问题;(2)大型兆瓦级叶片长度大,合模锁紧和定位点多,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锁紧和定位机构可以自动实现产模合模,不需要人工去摆动C型卡一个一个卡,节省大量人力,并且可靠稳定;(3)本实用新型在实现合模定位时,可以实现三个方向的定位,横向、纵向和合模厚度方向,保证了叶片的外形满足设计的要求,并且可以控制结构胶厚,保障了产品合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模具锁紧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锁紧工装的连接头与耳柄松开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锁紧工装的连接头与耳柄扣紧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图4所示:所述兆瓦级风电叶片模具用锁紧和定位机构包括上模具翻边钢梁1、上模耳柄2、连接头3、上模凸头4、转轴5、弹簧6、液压缸7、下模具翻边钢梁8、连接块9、连接框10、连接杆11、下模凹槽12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乘风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乘风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80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标签同步打印系统
- 下一篇:一种内螺杆沿侧边脱牙的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