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洞密封条整体剪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7793.0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9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易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贵航红阳密封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3/00 | 分类号: | B26D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徐慰明 |
地址: | 30172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洞 密封条 整体 剪口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密封条的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洞密封条整体剪口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门洞密封条,是由海绵泡密封部分和密实胶夹持部分粘接而成,在密实胶夹持部分具有一个用于遮挡门槛压板边界及密封门槛压板与门槛内板间缝隙的门槛唇边。安装时密实胶夹持部分插入到门洞的钣金上,关门后海绵泡部分由于车门压缩回弹起到密封作用,同时夹持部分的门槛唇边扣压在门框压板上,起到密封及遮挡缝隙的作用。目前,需要在密封条不同的部位开有条形口,现有技术中,主要是人工画线,再用壁纸刀在画线的位置将密封条割开一个开口,速度较慢,开口的位置也不精确,影响产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门洞密封条整体剪口机,能够快速的对密封条进行开口,提高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门洞密封条整体剪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刀、下模以及用于驱动切刀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切刀主要由刀把以及刀体,所述刀体垂直固定在所述刀把的顶部,所述刀体的截面呈弧形,所述刀把穿过所述下模,刀把的下部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主要由气缸以及第一支撑板构成,所述气缸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部与所述刀把连接,所述下模固定在第三支撑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固定有导柱,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导套与所述导柱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之间设有弹簧。
优选地,所述切刀为两个,彼此呈径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通过支撑柱固定在底板上,所述底板底部与机架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使用时,将待开口的密封条插入到下模和切刀之间,气缸的活塞杆在收回时带动切刀对密封条进行裁切,裁切精确,快速便捷;另外在机架上可以设置多个这样的剪口机,通过底板和机架上的滑轨,可以设置密封条上多个开口的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切刀;2、下模;3、刀把;4、刀体;5、气缸;6、第一支撑板;7、第二支撑板;8、第三支撑板;9、导柱;10、导套;11、支撑柱;12、底板;13、机架;1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门洞密封条整体剪口机,包括切刀1、下模2以及用于驱动切刀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切刀主要由刀把3以及刀体4,所述刀体垂直固定在所述刀把的顶部,所述刀体的截面呈弧形,所述刀把穿过所述下模,刀把的下部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刀把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能够在下模中上下移动。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驱动机构主要由气缸5以及第一支撑板6构成,所述气缸固定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支撑板7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部与所述刀把连接,所述下模固定在第三支撑板8上,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固定有导柱9,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导套10与所述导柱滑动连接。所述切刀为两个,彼此呈径向设置,为了便于气缸活塞杆复位,所述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之间设有弹簧14。为了能够在密封条的不同位置都进行裁切,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部通过支撑柱11固定在底板12上,所述底板底部与机架13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使用时,将待开口的密封条插入到下模和切刀之间,气缸的活塞杆在收回时带动切刀对密封条进行裁切,裁切精确,快速便捷;另外在机架上可以设置多个这样的剪口机,通过底板和机架上的滑轨,可以设置密封条上多个开口的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贵航红阳密封件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贵航红阳密封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77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