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线井下抽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7310.7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3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崇荣;王东;邵帅;李吉贵;单长城;雷光明;冯洪武;杨帆;左万戬;赵万君;吉辽苏;王玉峰;吴华;任志华;申海燕;孙蕾;姚长原;王志杰;明月;马利平;杨彪;邰宇;马元;刘保华;黄永存;孟赫男;邢珂;殷晓丽;韩文斌;韦雪;张鑫宇;张嘉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崇荣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杜澄心;张亚军 |
地址: | 12401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线 井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直线井下抽油装置。
背景技术
抽油机举升技术是我国各油田应用最广泛的机械采油技术,主要工作原理是电动机通过传动皮带带动减速器旋转,减速器带动曲柄连杆机构运动而使游梁上下摆动,其柔性连接件随圆弧驴头摆角变化而带动抽油光杆移动,达到汲取原油的目的。
传统的抽油机缺点是:抽油杆等中间传动部件能量损耗大,能耗占系统20%,随着泵挂的逐渐加深,管杆柱偏磨现象日趋严重,水平井、大斜度井的开发中,受套管斜度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线井下抽油装置,以解决中、低产油井抽油机举升冲程损失大、能耗高、结构复杂、性能不可靠和安装不方便等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一种直线井下抽油装置,主要包括依次连接在油管上的直线井下抽油泵(3)、防砂筛管(5)、防砂器(6)、直线井下往复电机组(4)和电机保护罩(8);地面驱动器(1)与直线井下往复电机组(4)通过驱动电缆井下连接头7相连;直线井下往复电机组(4)带动抽油泵(3)内柱塞往复动作。
驱动电缆由井口紧固器(11)进入井口,通过电缆固定卡(9)固定在油管外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将直线电机和直线轴油泵放置油井井底代替传统地面抽油机的技术方案,具有的积极有益效果如下:
1.直线井下抽油装置能耗低,节能效果明显。相对抽油机举升系统节能可以达到20%以上;
2.直线井下抽油装置取消了抽油杆柱,采用电缆传递动力,彻底解决了管杆偏磨问题。
3.直线井下抽油装置地面采用智能控制,调参简单方面,地面没有大型机械举升设备,大幅度减少了油井日常维护工作量,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
4、防砂筛管与防砂器用于保护直线井下抽油泵吸入的液体不含有大颗粒砂石,以免损坏泵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直线井下抽油装置,主要包括地面驱动器1、驱动电缆2、直线井下抽油泵3、直线井下往复电机组4、防砂筛管5、防砂器6、驱动电缆井下连接头7、电机保护罩8、电缆固定卡9、进口紧固器10等。地面驱动器1为660V中压变频控制装置,地面驱动器1与直线井下往复电机组4通过驱动电缆井下连接头7相连,用于驱动直线井下往复电机组4工作。直线井下往复电机组4与抽油泵3相连,地面驱动器1工作后带动直线井下抽油泵3将油水混合物举升至油管10内,油管10一直延伸至地面最后将油水混合物输送至采油站内。
所述的防砂筛管5与防砂器6用于保护直线井下抽油泵3吸入的液体不含有大颗粒砂石,以免损坏泵体。所述电缆固定卡9为保护驱动电缆而设计,防止驱动电缆与井中摩擦而损坏,所述井口紧固器11为驱动电缆2从井口引出后做井口密封而设计,防止抽出的油水混合物泄露。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直线抽油系统取消了地面上的抽油机和抽油杆,用直线电动机作动力,将机电结为一体,直接置于油井中。通过电动机的直线往复运动,带动抽油泵内柱塞往复动作,将油液从井底升到地面,从工艺上可以彻底克服常规有杆泵抽油系统存在的抽油杆偏磨、维护工作量大、耗费能源多等诸多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崇荣,未经张崇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73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集成一体防蚊虫纱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