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体密度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6414.6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6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鲜胜;刘长安;王骥;李宝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通达专用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9/04 | 分类号: | G01N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密度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度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体密度计。
背景技术:
液体密度计液体密度计是工程常用的原稿测量仪器。液体密度计是测量黑白原稿的灰度值和测量连续调或网点值的光电测量仪器。密度计分为透射式密度计和反射式密度计两种。液体密度计在物理实验中使用的液体密度计,是一种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液体密度计是根据物体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的原理制造与工作的。
一般的四个刻度液体密度计是一个准确的,自成体系的测量装置,用于确定钻井液密度。它有一个7至24磅每加仑,特定的比重为0.84至2.88的范围。液体密度计包括一个恒定量的样品杯和泥浆盖连接到一个有四个刻度的平衡臂。一面是为每加仑磅(LBS/GAL.)和深度每1000英尺(LBS/SQ.IN./1000FT)的每平方英寸磅的尺度,另一面是磅每立方英尺(LBS/CU.FT)和比重(SPGRg/cm3)在测量密度的尺度。目前的液体密度计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实用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体密度计,它结构新颖,使用方便,测量精确,实用性强。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浆杯1、杯盖2、主刀刃3、主刀口4、游动砝码5、开槽平端紧定螺钉6、调整块7、弹性圆柱销8、十字槽沉头螺钉9、底座10和水平泡11;浆杯1设置在标尺的一端,调整块7通过开槽平端紧定螺钉6设置在标尺的另一端,浆杯1的上部设置有杯盖2,标尺靠近浆杯1的一端设置有主刀刃3,主刀刃3的上侧设置有水平泡11,水平泡11的下部设置有弹性圆柱销8,主刀刃3的下部设置有主刀口4,主刀口4通过十字槽沉头螺钉9固定在底座10上,游动砝码5可滑动设置在标尺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结构新颖,使用方便,测量精确,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浆杯1、杯盖2、主刀刃3、主刀口4、游动砝码5、开槽平端紧定螺钉6、调整块7、弹性圆柱销8、十字槽沉头螺钉9、底座10和水平泡11;浆杯1设置在标尺的一端,调整块7通过开槽平端紧定螺钉6设置在标尺的另一端,浆杯1的上部设置有杯盖2,标尺靠近浆杯1的一端设置有主刀刃3,主刀刃3的上侧设置有水平泡11,水平泡11的下部设置有弹性圆柱销8,主刀刃3的下部设置有主刀口4,主刀口4通过十字槽沉头螺钉9固定在底座10上,游动砝码5可滑动设置在标尺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测量程序为:
1、仪器的底座应放置在水平的平面上;
2、测量钻井液的温度,并记录在钻井液报表上;
3、取下杯盖,在洁净、干燥的浆杯中注满所要测定的钻井液,如钻井液中侵入气泡,需轻轻敲浆杯,直至气泡溢出杯外(或用消泡剂);
4、将杯盖放在注满钻井液的浆杯上并转动杯盖,使多余的钻井液和空气从盖的中间小孔中挤出;
5、将仪器外表面及杯盖上多余的钻井液擦拭干净;
6、将仪器主刀刃对准主刀口,放于支撑架上,调整砝码,使标尺保持水平位置(标尺的平衡,用水平气泡测量);
7、读数:砝码左侧边所对的刻线就是所测该钻井液的密度值。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的校准方法为:用淡水对液体密度计进行校准(也可用专用砝码)。在21℃(70℉)时淡水的比重是1或8.34磅/加仑或i62.3磅/立方英尺。平衡臂上标有一个较长的刻度线叫做水位线。平衡臂或游动砝码上有泥浆会导致读数不准确,要保持仪器整洁,注意:更换一个新浆杯盖可以导致仪器平衡失准。如果有必要使用不同的盖子,需要重新调整校准后,使用新盖。如果清洗后淡水读数还是不准,应重新校准。这是通过从平衡筒卸下螺丝盖和添加或删除铅粒,直到仪器平衡正确校准。
本具体实施方式结构新颖,使用方便,测量精确,实用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通达专用仪器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通达专用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64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