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软管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5664.8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4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宗玖;马士朝;郭雅石;刘建国;刘彦玓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港中化石化码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01 | 分类号: | F16L3/01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吕志英 |
地址: | 300452 天津市塘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软管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软管支架,适用于所有需要安装金属软管作业的港口码头。
背景技术
一般从事液体散货装卸港口码头在作业过程中,需使用专用金属软管将船舶卸油口与码头输油管线相连,其后船方通过船泵将船内货物经由码头输油管线泵送至后方库区。金属软管目前普遍采用10米长的DN200管径软管,10米的金属软管重量约为250KG左右,因此之前的软管在与管线法兰连接时需要人力支撑,并且使用中由于管线自身重量较大、长时间坠向地面,导致法兰变形。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结构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式软管支架,以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延长软管使用寿命,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式软管支架,其中:该软管支架结构包括有底板,在底板上部的两侧固定有地脚,在地脚之间固定有手摇式千斤顶,手摇式千斤顶的顶部固定有软管托盘,在底板的底部四角处固定有脚轮。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使用该移动式软管支架,将软管托举于车上,根据使用要求用手摇式千斤顶调整高低位置,既方便安装软管螺栓,又避免软管使用中因自身重量下坠而导致接口处变形损坏。提高工作效率近50%,减轻了人员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软管支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软管支架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软管托盘 2、手摇式千斤顶 3、地脚 4、手摇把手
5、底盘 6、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软管支架结构加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软管支架,该软管支架结构包括有底板5,在底板5上部的两侧固定有地脚3,在地脚3之间固定有手摇式千斤顶2,手摇式千斤顶2的顶部固定有软管托盘1,在底板5的底部四角处固定有脚轮6。所述底板5为方形,托盘1为内表面为半圆型,所述手摇把手4设置在手摇式千斤顶2的一侧上。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软管支架功能是这样实现的:
预制各部件:
底板5:选用1000mm*800mm*5mm钢板制作;
脚轮6:DN100万向脚轮,承重150KG;
手摇式千斤顶2:升降高度500mm,承重500kg;
软管托盘1:采用边长300mm*200mm*5mm的钢板制作托盘,在托盘上表面居中切割出dn200的半圆,延半圆形的外周边点焊一条20mm*5mm的铁片,铁片上方粘合一层5mm厚的橡胶垫。
按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软管支架结构,将上述部件装配。使用中,将移动式软管支架推至接管处,将软管接头放置在托盘1上,转动手摇把手4,将软管接头调整至预接管线水平位置,连接金属软管管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港中化石化码头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港中化石化码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56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对称双喇叭形微带天线
- 下一篇:持压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