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盘偏心加压式双平面的圆柱形零件外圆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4626.0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1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袁巨龙;姚蔚峰;钟美鹏;吕冰海;邓乾发;周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37/08 | 分类号: | B24B37/08;B24B37/28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盘 偏心 加压 平面 圆柱形 零件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圆柱形零件外圆加工装置,尤其是一种基于双平面研磨的圆柱形零件外圆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大多数轴承生产企业由于加工技术与装备落后,所生产的轴承产品大多属于中低档次,产品附加值低。精密圆柱滚子及高精度滚动体轴承、高精度滚动体导轨等高档基础零部件还依赖进口,尤其高端轴承,发达国家甚至对我国禁运,严重制约了我国装备整体水平的提升。近年来,虽然我国加大了在重要基础件制造的应用基础研究及产业化方面的投入,但基础件制造水平仍然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迫切需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件超精密加工技术。
目前,圆柱滚子的批量加工国内外普遍采用无心磨削的方式,由于加工过程中砂轮、导轮等部件的磨损,各个圆柱滚子的加工条件稳定性难以保证,从而很难获得高精度和高一致性的圆柱滚子,近年来随着对设备仪器性能的不断提高,对圆柱滚子的精度和批一致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有必要开发一种圆柱形零件的高精度、高批一致性批量加工方法。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适合高精度、高一致性圆柱滚子的低成本批量加工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圆柱形零件外圆加工装置的精度较低、一致性较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度较高、一致性良好的上盘偏心加压 式圆柱形零件外圆加工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上盘偏心加压式圆柱形零件外圆加工装置,包括上研磨盘、保持架和下研磨盘,所述上研磨盘位于下研磨盘上方,所述保持架位于上研磨盘与下研磨盘之间,所述保持架的转轴和下研磨盘的转轴呈同轴设置,所述上研磨盘的转轴与所述保持架的转轴存在确定偏距,加载装置位于所述上研磨盘上。
进一步,所述下研磨盘的转轴呈中空状,下研磨盘的中部开有通孔,所述保持架的转轴穿过所述下研磨盘的转轴内腔和通孔。
更进一步,所述保持架的中心孔与保持架的转轴相连。
所述保持架呈圆盘状,所述保持架的盘面上开有供待加工零件放置的加工槽,呈放射状、同心圆状或栅格状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为:上研磨盘、下研磨盘以及保持架可按各自的转速转动;圆柱形零件在上、下研磨盘和保持架的作用下绕保持架中心公转的同时自身滚动,作复杂空间运动。加载装置通过上研磨盘偏心作用于圆柱形零件,圆柱形零件在上研磨盘的径向方向存在轻微相对滑动,有助于提高材料去除率并保证圆柱形零件圆柱面的直线度。通过上研磨盘和下研磨盘平面配合磨料对圆柱形零件的外圆进行加工。由于上、下研磨盘非常平整和平行,且圆柱零件均匀滚动,经过长时间加工后,各个零件的精度误差和尺寸误差充分匀化,最终可获得高精度和高一致性的圆柱零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一次可批量加工多个工件,每个工件的加工条件都是一致的,可实现工件批量生产的几何精 度和尺寸精度的一致化;2.本方法可实现圆柱零件的均匀滚动,圆柱零件外圆可获得很高的圆度;3.本方法采用高度平整和平行的上、下研磨盘对圆柱零件外圆进行加工,圆柱零件母线可获得很高的直线度和平行度;4.可采用研磨、抛光工艺,大大改善工件的表面质量,获得很低的表面粗糙度,实现外圆表面无损伤加工;5.本方法中圆柱零件外圆表面上的加工轨迹非常复杂,可形成交错的加工纹路,有助于提高工件疲劳寿命;6.实现圆柱零件高精度、高批一致性的批量加工,对发展轴承圆柱滚子的超精密加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上盘偏心加压式圆柱形零件外圆加工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保持架的开槽形状和分布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另一种保持架的开槽形状和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4,一种上盘偏心加压式圆柱形零件外圆加工装置,包括上研磨盘2、保持架4和下研磨盘5,所述上研磨盘2位于下研磨盘5上,所述保持架4位于上研磨盘2与下研磨盘5之间,所述保持架4的转轴和下研磨盘5的转轴呈同轴设置,所述上研磨盘5的转轴与所述下研磨盘5的转轴存在确定偏距,加载装置位于上研磨盘2上。
进一步,所述下研磨盘5的转轴呈中空状,下研磨盘5的中部开有通孔,所述保持架4的转轴穿过所述下研磨盘的转轴内腔和通孔。
更进一步,所述保持架4的中心孔与保持架的转轴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46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式车床装夹机构专用套圈
- 下一篇:车用防掉落换挡手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