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降低风噪的汽车外后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4445.8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8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晨银;娄源发;张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远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6 | 分类号: | B60R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汽车 后视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外后视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降低风噪的汽车外后视镜。
背景技术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风噪过大,经过调查发现,风噪的发生源主要在汽车外后视镜处,风吹过汽车外后视镜表面,风沿着后视镜表面与凸起的转向灯处形成风涡,造成风噪过大。现有汽车外后视镜风噪过大的原因在于:镜壳与转向灯或面罩与转向灯的结合处有缝隙,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风会沿着镜壳与面罩的斜面进入该缝隙中,从而产生风噪;同时镜壳与转向灯或面罩与转向灯结合处所呈的夹角为锐角,这种以锐角为过渡的方式使得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风会在该锐角区域产生漩涡从而造成风噪。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915598Y,授权公告日:2007年06月07日,公开了一种可降低风噪声的外后视镜基架,该装置包括底架、基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在底架上的基盖在与底架结合处的外部造型呈钝角,该实用新型的可降低风噪声的外后视镜基架在原有外后视镜基架中底架和基盖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基盖造型作了相应的改进,从而降低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气流通过外后视镜基架时产生的风噪声。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712676U,授权公告日:2011年01月19日,公开了一种降噪型汽车轮罩,包括由金属板材制成的外板和平行固定在该外板的一侧并与该侧表面相贴合的内饰板,所述的外板具有一个能够包络整个轮胎上部且向着内饰板的一侧凹入的凹腔,所述的内饰板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饰板与外板之间固设有能够吸收噪声的吸音层。虽然现有技术中已经有相关降低风噪的设计,但是据检索,在汽车外后视镜的镜壳、面罩与转向灯之间所存在的风噪并没有相关的解决措施和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可降低风噪的汽车外后视镜,通过改变镜壳、面罩与转向灯之间的结构,可以有效降低镜壳与转向灯之间以及面罩与转向灯之间的风噪,从而降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外后视镜的风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降低风噪的汽车外后视镜,包括基座、镜壳、面罩和转向灯,所述转向灯设于所述镜壳和所述面罩之间,所述镜壳与所述转向灯之间、所述面罩与所述转向灯之间均为无缝连接,所述镜壳与所述转向灯结合处呈钝角,所述面罩与所述转向灯结合处呈钝角。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汽车外后视镜,改变传统镜壳与转向灯、面罩与转向灯之间的结构,镜壳与转向灯以及面罩与转向等之间均为无缝连接,这样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风就不会沿着转向灯进入到镜壳与转向灯或面罩与转向灯之间的缝隙内,降低了风噪;同时将镜壳与转向灯以及面罩与转向灯之间的结合角度设计成钝角,这样镜壳与转向灯之间、面罩与转向灯之间不存在凹陷,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风不会在镜壳与转向灯以及面罩与转向灯结合处产生漩涡,从而降低了风噪。
作为优选,所述镜壳和所述转向灯结合处所呈的钝角与所述面罩和所述转向灯结合处所呈的钝角大小相同。该优选方案中,镜壳和转向灯结合处所呈的钝角设计成与面罩和转向灯结合处所呈的钝角大小相同,其设计合理,外观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镜壳和所述转向灯结合处所呈的钝角以及所述面罩和所述转向灯结合处所呈的钝角大小在1200~1500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镜壳和所述转向灯结合处所呈的钝角以及所述面罩和所述转向灯结合处所呈的钝角为135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通过改变镜壳、面罩与转向灯之间的结构,可以有效降低镜壳与转向灯之间以及面罩与转向灯之间的风噪,从而降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外后视镜的风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镜壳,2—转向灯,3—面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可降低风噪的汽车外后视镜,包括基座、镜壳1、面罩3和转向灯2,所述转向灯2设于所述镜壳1和所述面罩3之间,所述镜壳1与所述转向灯2之间、所述面罩3与所述转向灯2之间均为无缝连接,所述镜壳1与所述转向灯2结合处呈钝角,所述面罩3与所述转向灯2结合处呈钝角。
较佳地,所述镜壳1和所述转向灯2结合处所呈的钝角与所述面罩3和所述转向灯2结合处所呈的钝角大小相同;所述镜壳1和所述转向灯2结合处所呈的钝角以及所述面罩3和所述转向灯2结合处所呈的钝角大小在1200~1500之间。较佳地,所述镜壳1和所述转向灯2结合处所呈的钝角以及所述面罩3和所述转向灯2结合处所呈的钝角为13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远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远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44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