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管浸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3491.6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59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永信精密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3/10 | 分类号: | B05C3/10;B05C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生产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钢管浸油装置,属于钢管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管用于输送流体和粉状固体、交换热能、制造机械零件和容器,是一种经济钢材。用钢管制造建筑结构网架、支柱和机械支架,可以减轻重量,节省金属20~40%,而且可实现工厂化机械化施工。正由于钢管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密不可分,钢管工业的生产技术不仅发展迅速,而且推陈出新,钢管生产在钢铁工业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钢管在被截断后,短钢管需要进行防锈浸油操作,现有的短钢管浸油的方式一般为将被截断后的短钢管搁置在漏筐上,操作工手提钢管漏筐,将其浸入油桶中,一段时间后,操作工再将钢管漏筐从油桶内提出来,沥干,完成浸油操作。这种浸油的方式纯粹靠操作工来完成,机械化程度低,效率低下,安全系数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化的钢管浸油装置,能够自动完成浸入、抬起的步骤,减轻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增强生产效率,提高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管浸油装置,包括油槽5,升降架3,所述升降架3下部固定设有托盘4,所述托盘4镂空,并能够伸入所述油槽5内;升降架3由电机1驱动进行升降运动,电机固定在机架2上;钢管漏筐放置在所述托盘4上,随所述托盘4浸入/升出所述油槽5。
进一步的,所述油槽5呈矩形体,所述托盘4呈矩形。
更进一步的,所述漏筐也呈矩形体。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通过设置固定的油槽、并利用机架的定位和承重作用,将电机设置在机架上部,利用电机提供动力源,实现升降架的升降动作,在升降架的下部设置一个托盘,该托盘便能够随升降架上下运动,浸入或升出油槽,由于钢管漏筐放置在升降架上,从而完成了钢管的浸油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大大降低了操作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钢管浸油的效率。
2)结构简单,布局合理。
3)提高了钢管浸油操作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钢管浸油装置的正面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1、电机,2、机架,3、升降架,4、托盘,5、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一种钢管浸油装置,包括油槽5,升降架3,升降架3下部固定设有托盘4,托盘4镂空,并能够伸入所述油槽5内;升降架3由电机1驱动进行升降运动,电机固定在机架2上;钢管漏筐放置在托盘4上,随托盘4浸入/升出所述油槽5。所述油槽5呈矩形体,所述托盘4呈矩形。所述漏筐呈矩形体。
本实用新型的钢管浸油装置工作过程如下:钢管在完成截断的工艺后,需要进行浸油。将钢管逐一搁置在钢管漏筐内,并将漏筐放置在托盘4上,开动电机1,电机1带动拉绳下放,升降架2随拉绳向下运动,钢管漏筐随托盘4一起浸没在油槽5内,待达到预定的浸没时间后,电机1带动拉绳向上拉,升降架2随之上升,钢管漏筐随托盘4一起向上运动,直至脱离油面,待钢管和钢管漏筐沥干后,将钢管漏筐取走,进入下一个工艺环节。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钢管浸油装置,实现了钢管的自动浸油操作,大大降低钢管浸油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钢管的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永信精密钢管有限公司,未经嘉兴永信精密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34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胶机的刮胶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极喷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