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凝式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3432.9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8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黄启均;吴桂安;丁莉;邓飞忠;彭辉;王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8/00 | 分类号: | F24H8/00;F24H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谢伟;王朔 |
地址: | 52841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冷凝式燃气热水器通过冷凝换热器吸收烟气余热,其热效率较普通燃气热水器提高8%以上,属于节能环保产品,已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为吸收烟气余热,大都将冷凝换热器设置在高温烟气出口侧,高温烟气从冷凝换热器的烟气入口流入,并在冷凝换热器内部与低温自来水实现热量的交换,最后从烟气出口排出。市场上用于吸收烟气余热的换热器主要有翅片式、不锈钢波纹管盘旋式等,但它们存在着结构复杂、换热效率不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冷凝式换热器,该冷凝式换热器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冷凝式换热器,包括进烟通道、排烟通道、换热封闭腔体、承接盖以及多个换热管道,进烟通道安装在换热封闭腔体上方,承接盖安装在换热封闭腔体下方,换热管道由上而下贯穿在换热封闭腔体中,且换热管道的两端分别与进烟通道和承接盖相通,所述承接盖和排烟通道相通,所述换热封闭腔体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上述的冷凝式换热器用于安装在燃气热水器上,使用时,低温自来水会从进水口进入所述的换热封闭腔体,并从出水口出来,而带有余热的烟气则会从进烟通道分别进入上述的多个换热管道内,并通过换热管道与换热封闭腔体内的低温自来水实现热交换,使低温自来水的温度升高,所述烟气在与低温自来水换热后,会通过承接盖的内腔而从排烟通道排出;而在换热管道内,遇冷凝结而成的冷凝水会附着在换热管道的内壁上,并顺着烟气流向滴落至承接盖上。因此所述的冷凝式换热器能够减少燃气热水器的能量输出,其换热效率高,有利于环保节能;另外,所述的冷凝式换热器结构部件相对较少,结构简单。
优选地,所述的进烟通道包括有烟气换向腔体,该进烟通道具有进烟口,该进烟口与所述的烟气换向腔体相通。因而,所述的进烟通道具有烟气换向功能,能够使进烟通道进来的烟气的流动方向与冷凝水的流动方向相一致,有利于减少整机的排烟阻力。
优选地,所述排烟通道设置在换热封闭腔体的旁侧。该结构设置将排烟通道和换热管道相互独立,有利于实现换热管道与换热封闭腔体内的低温自来水之间的热交换,防止该热交换受到不必要的干扰,同时有利于实现更加紧凑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排烟通道具有排烟口,该排烟通道包括连接通道和排出通道,连接通道分别与所述的承接盖和排出通道相通,所述的排烟口设于所述的排出通道上。该结构设置有利于实现将上述的连接通道集合在所述的管壳上,而将排出通道集合在所述的顶盖上,从而有利于使结构更为紧凑。
优选地,所述的排烟口朝向上方设置。
由此,带有余热的烟气从进烟口进来后,经过进烟通道的换向作用而进入换热管道内,该烟气在换热封闭腔体内的换热管道中由上而下流动并实现上述的换热后,通过所述承接盖的内腔和换热封闭腔体旁侧的排烟通道,最后从所述的排烟口朝向上方排出。因此,所述的冷凝式换热器具有独特的烟气流动通道,这使得该冷凝式换热器能够适应于大升数机型,适应性强。
优选地,包括顶盖和管壳,所述的顶盖固定安装在所述管壳的上方,所述的承接盖固定安装在所述管壳的下方,所述的进烟通道和排出通道设在所述的顶盖上,所述的换热封闭腔体和连接通道设在所述的管壳上,且连接通道设于所述换热封闭腔体的旁侧。因而,这样的结构设置有利于实现紧凑简单的结构,而连接通道设于所述换热封闭腔体的旁侧,有利于具体实现将所述的排烟通道设于该换热封闭腔体的旁侧。
优选地,所述的管壳包括壳座、第一端盖以及第二端盖,第一端盖固定安装在所述壳座的上方,第二端盖固定安装在所述壳座的下方,该壳座以及所述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围成所述的换热封闭腔体,所述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设在所述的壳座上,所述的换热管道贯穿所述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该结构具体明确了所述管壳的各个部分,所述的换热管道贯穿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也就自然地实现换热管道贯穿在所述的换热封闭腔体中。
优选地,所述的壳座为中空柱体。因而,在壳座两端分别安装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方能围成所述的换热封闭腔体。
优选地,该多个换热管道之间相互平行或基本平行。该结构设置能够充分利用换热封闭腔体内的空间,能有效增加换热面积,提升换热效果。
优选地,所述承接盖的底部设有冷凝水排放口。因而,冷凝水在滴落在承接盖后,能够聚集到冷凝水排放口上而从该冷凝水排放口中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34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