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涵洞的防水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2830.9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36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东;刘朵;许鹏;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6 | 分类号: | E02B3/16;E01F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1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涵洞 防水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地下涵洞防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涵洞的防水构造,用于地下涵洞连接面防水。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预制涵洞节段之间采用平口对头拼接,其接缝通常先在内侧用M10水泥砂浆勾缝,中间用砂浆填满,外侧用热沥青浸透过的麻絮填塞,外贴涂满热沥青的油毛毡裹两层,以实现节段之间的防水效果,涵洞节段连接不密实,操作过程较为繁琐,施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涵洞的防水构造,解决涵洞节段连接不密实,防水效果差的问题,保护涵洞的一体性。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地下涵洞的防水构造包括装配式涵洞节段、胶粘橡胶外垫圈、胶粘橡胶内垫圈,在装配式涵洞节段连接面上周向设置若干通孔,通孔在装配式涵洞节段连接面上构成的形状为通孔层,在装配式涵洞节段连接面的通孔层外侧设置胶粘橡胶外垫圈,在装配式涵洞节段连接面的通孔层外侧设置胶粘橡胶内垫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装配式涵洞节段之间连接密实,防水性好,且操作简单、施工方便,能够较好地保护装配式涵洞的一体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涵洞的防水构造现场组装侧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涵洞的防水构造A-A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涵洞防水构造的B部张拉前大样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涵洞防水构造的B部张拉后大样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结合图1至图4,一种地下涵洞的防水构造包括装配式涵洞节段3、胶粘橡胶外垫圈2、胶粘橡胶内垫圈6,在装配式涵洞节段连接面4上周向设置若干通孔7,通孔7在装配式涵洞节段连接面4上构成的形状为通孔层,在装配式涵洞节段连接面4的通孔层外侧设置胶粘橡胶外垫圈2,在装配式涵洞节段连接面4的通孔层外侧设置胶粘橡胶内垫圈6,在胶粘橡胶外垫圈2和胶粘橡胶内垫圈6连接相邻的两个装配式涵洞节段3的面上分别涂覆环氧树脂粘性涂层5。
胶粘橡胶外垫圈2垂直于装配式涵洞节段连接面4的侧面为空心。
胶粘橡胶内垫圈6的垂直于装配式涵洞节段连接面4的侧面为空心。
在装配式涵洞节段3两端的装配式涵洞节段连接面4上均设置胶粘橡胶外垫圈2和胶粘橡胶内垫圈6。
装配式涵洞节段连接面4之间采用市场购置的胶粘橡胶外垫圈2和胶粘橡胶内垫圈6,在胶粘橡胶外垫圈2和胶粘橡胶内垫圈6的两面均涂覆环氧树脂涂层5,在装配式涵洞节段3组装过程中,在装配式涵洞节段连接面4上周向设置若干通孔7,通孔7在装配式涵洞节段连接面4上构成的形状为通孔层,在装配式涵洞节段连接面4的通孔层外侧黏贴胶粘橡胶外垫圈2,在装配式涵洞节段连接面4的通孔层内侧黏贴胶粘橡胶内垫圈6,再插入预应力钢棒1进行张拉,张拉过程中橡胶垫圈受到挤压,挤压后的高弹性胶凝橡胶垫圈7其端部鼓起,鼓起部位受到的挤压力大于中间部位,能有效的紧贴涵洞节段连接面4,从而达到防水效果。这样通过钢棒张拉过的节段连接面紧密接触,形成涵洞的一体性,操作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28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内外筒支撑结构
- 下一篇:更换耐张绝缘子专用导线后备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