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充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2132.9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1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严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慧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23/10 | 分类号: | B60C23/1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郑黎明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环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充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自动充气装置。
背景技术
充气装置,即为将二氧化碳,氮气等气体充入已盛装产品的容器内,以置换容器内部空气的装置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东西都需要充气,比如:汽车轮胎、电动车轮胎、自行车轮胎等各类轮胎;又比如:篮球、足球等各类球类,等等。充气装置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由于目前的充气装置基本上都是一个独立的部分,有些充气装置不方便携带,比如那些用电的较大的充气汞;有些充气装置操作麻烦,比如常用的手动打气的充气装置。对于自行车、电动车这类载物空间不大,又经常需要移动的类型,上述两种充气装置使用起来相对不方便。而且当轮胎漏气时,没有充气装置便只能用手动推的方式,就算有充气装置,充满了气也不一定能够将车骑到维修站。因此,需要一种电动车上可携带或可固定并且防止充爆用于轮胎漏气时的自动充气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可固定在电动车上并且防止充爆用于轮胎漏气时的自动充气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自动充气装置,包括送气腔体和排气腔体,所述排气腔体内设置有固定杆和排气孔,所述送气腔体与排气腔体由一块挡板隔离,所述挡板上开设有一号通孔,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另一端连接有能密封一号通孔的锥形块,所述送气腔体开设有与轮胎气嘴相匹配的送气口,所述送气腔体还开设有二号通孔,所述二号通孔连接送气管道,所述送气管道另一端连接充气泵,所述充气泵连接电池,所述电池上设置有开关。本装置可持续不断对轮胎充气,使轮胎持续保持最佳气压,并且防止充爆轮胎,适用于持续漏气的轮胎。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锥形块表面固定有海绵层。减小锥形块与挡板之间的摩擦,延长装置使用寿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充气泵和电池均焊接在轮胎轮毂上。防止充气泵与电池掉落,增强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固定在电动车上,防止充气泵与电池掉落,增强装置的实用性。本装置可持续不断对轮胎充气,使轮胎持续保持最佳气压,并且防止充爆轮胎,适用于持续漏气的轮胎。海绵层能减小锥形块与挡板之间的摩擦,延长装置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一种自动充气装置,包括送气腔体1和排气腔体2,所述排气腔体2内设置有固定杆3和排气孔4,排气孔4用于排出多余的气体。所述送气腔体1与排气腔体2由一块挡板5隔离,所述挡板5上开设有一号通孔6。所述固定杆3固定连接有弹性组件8,弹性组件8可以是弹簧,所述弹性组件8另一端连接有能密封一号通孔6的锥形块7。在胎内的气压与弹簧组件8的弹性平衡时,弹性组件8把锥形块7顶住一号通孔6,防止轮胎内的气体全部跑光。
锥形块7表面可固定一层海绵层。海绵层能减小锥形块7与挡板5之间的摩擦,延长装置使用寿命。
所述送气腔体1开设有与轮胎气嘴相匹配的送气口9,送气口9可开设一些螺纹,与轮胎气嘴相匹配,使用时可直接将本装置拧进轮胎气嘴来固定。所述送气腔体1还开设有二号通孔10,所述二号通孔10连接送气管道11,所述送气管道11另一端连接充气泵12,所述充气泵12连接电池13,所述电池13上设置有开关14。
上述充气泵12和电池13均焊接在轮胎轮毂上。防止充气泵12与电池13掉落,增强装置的实用性。
当轮胎漏气时,打开开关14,电池13的电供充气泵12来对轮胎进行充气,气体通过送气管道11进入送气腔内1,接着从送气口9进入到轮胎,如此持续对轮胎进行充气,使轮胎持续保持最佳气压。气体一直进入到轮胎,势必会造成轮胎的充爆,本装置能防止轮胎的充爆,当胎内的气压大于弹性组件8的弹力时,气压将锥形块7顶开,气体从一号通孔6流出后,从排气孔4中排出。当胎内的气压与弹性组件8的弹力相同后,弹性组件8能将锥形块7继续顶住一号通孔6,防止气体全部跑光。因此,轮胎能持续保持在最佳气压,直至车子开到维修站进行维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慧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慧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21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浇注的隔热型材
- 下一篇:一种铝塑铝窗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