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续流遮断能力多层陶瓷气体放电触发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2106.6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1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洪 |
主分类号: | H01J17/04 | 分类号: | H01J17/04;H01J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续流 遮断 能力 多层 陶瓷 气体 放电 触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一个阴极和一个阳极的充气放电管,涉及作为电压保护器件的气体放电管,尤指一种高续流遮断能力多层陶瓷气体放电触发管。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充气放电管,采用石墨作为放电电极,空气放电。间隙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弧放电技术,当电极间的电压达到一定程度时,击穿空气电弧在电极上进行爬电。其缺点是:
1、残压高,反映时间慢;
2、直流击穿电压、脉冲击穿电压(或称残压)不稳定;
3、不能使用在防火、防爆的危险场合;
4、环境适应性差;
5、石墨材料材质较脆,镙纹易崩角,不易固定得很紧,易松动等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续流遮断能力多层陶瓷气体放电触发管。具有残压低,反映时间快;直流击穿电压、脉冲击穿电压(或称残压)稳定;能使用在防火、防爆的危险场合;环境适应性好;容易固定、不易松动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续流遮断能力多层陶瓷气体放电触发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化陶瓷管、端面电极、中间电极和接线端子,若干个圆环状的金属化陶瓷管叠加成中空圆柱状,每两个金属化陶瓷管之间有一个中间电极,两个端面的金属化陶瓷管外侧是端面电极,金属化陶瓷管、端面电极和中间电极连接成一个密封体,该密封体内部充有惰性气体,其两端的端面电极分别连接有各自的接线端子,端面电极和中间电极外侧面有外接辅助电极。
所述金属化陶瓷管可以是高强度绝缘碳线金属化陶瓷管。
所述惰性气体可以是高续流惰性气体。
所述端面电极、中间电极可以是钨铜电极。
所述两个端面的金属化陶瓷管和其外侧的端面电极间采用焊接连接,两个端面的金属化陶瓷管和其外侧的端面电极间有焊接形成的焊料圈。
所述中间电极外表面可以涂覆发射电子粉。
所述若干个圆环状的金属化陶瓷管可以为7个。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钨铜电极材料、特制电子粉发射材料、高续流能力惰性气体、低真空气体放电综合技术。使用多层电极叠加,整体的弧光电压接近或大于供电电压,达到熄弧目的。单个高续流能力的放电间隙的弧光电压约24v,N个串联的金属化陶瓷管组成的高续流遮断能力多层陶瓷气体放电触发管NR800HD总的弧光电压≈7*24=168v。当NR800HD的弧光电压,接近或大于电源系统提供的交流电压峰值或直流电压时,当雷击等浪涌过电压击穿NR800HD,泄放掉雷击等浪涌过电流后,电源系统电压不能维持NR800HD的弧光放电而电流关断,NR800HD又恢复到高阻态。NR800HD可承受数百次大电流50KA(10/350μs)能量的击穿,且击穿放电速度快,恢复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维护使用方便。外加辅助电容触发电路,可以依次触发单个放电管间隙放电速度,降低产品的总残压水平,提高SPD保护水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残压低,反映时间快;直流击穿电压、脉冲击穿电压(或称残压)稳定;能使用在防火、防爆的危险场合;环境适应性好;容易固定、不易松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接辅助触发电路图。
图中:1为金属化陶瓷管、2为端面电极、3为中间电极、4为惰性气体、5为接线端子、6为焊料圈、7为发射电子粉、8为外接辅助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续流遮断能力多层陶瓷气体放电触发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化陶瓷管1、端面电极2、中间电极3和接线端子5,若干个圆环状的金属化陶瓷管1叠加成中空圆柱状,每两个金属化陶瓷管1之间有一个中间电极3,两个端面的金属化陶瓷管1外侧是端面电极2,金属化陶瓷管1、端面电极2和中间电极3连接成一个密封体,该密封体内部充有惰性气体4,其两端的端面电极2分别连接有各自的接线端子5,端面电极2和中间电极3外侧面有外接辅助电极8。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化陶瓷管1是高强度绝缘碳线金属化陶瓷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惰性气体4是高续流惰性气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端面电极2、中间电极3是钨铜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洪,未经刘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21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