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铸件钻孔部位的内冷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0530.7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8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圣;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5/00 | 分类号: | B22D15/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周建观 |
地址: | 2130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铸件 钻孔 部位 内冷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铸造用具,尤其是用于铸造铸件时用的冷铁。
背景技术
内冷铁的激冷作用比外冷铁强,能有效防止厚壁铸件中心部位缩松、偏析等。铸件较厚大部位无冒口补缩且采用外冷铁激冷作用不足时,通常需要设置内冷铁。圆柱形内冷铁为常用内冷铁的一种形式。很多铸件钻孔中心放置圆柱形内冷铁,在以后加工时被钻去。由于内冷铁既要防止产生缩孔、缩松又要与铸件牢固地熔合,因此其尺寸、材质需合适。但在实际生产中内冷铁与铸件能否融合还受到浇注温度的影响,而铸件浇注温度则由整个铸件的形状结构、浇注系统设置等因素决定,因此,浇注温度往往难以同时满足内冷铁融合及铸件本身的要求,使得内冷铁融合不完全。铸件钻孔内冷铁融合不好,钻孔时易导致冷铁跟转,易导致钻头损坏、钻孔尺寸及表面质量不合格,并且影响刀具寿命和钻孔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证激冷效果的同时便于冷铁与铸件融合的用于铸件钻孔部位的内冷铁。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铸件钻孔部位的内冷铁,包括头部圆柱段、尾部圆柱段和中间段,所述中间段由圆柱形的段体两侧分别制出一个斜面而成,中间段的经过斜面的纵截面为梯形,且梯形的短边与头部圆柱段相接,梯形的长边与尾部圆柱段相接。
所述中间段的段体两侧的斜面相对中间段的轴线对称分布。
技术效果:由于中间段由圆柱形的段体两侧分别制出一个斜面而成,中间段的经过斜面的纵截面为梯形,因此,该梯形截面在保证激冷效果的同时有利于内冷铁与铸件的局部融合,同时圆柱形的段体两侧分别制出一个斜面可有效防止融合不好时导致加工过程中跟转,从而避免钻头损坏及钻孔所造成的铸件质量不合格。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铸件钻孔部位的内冷铁的结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侧视图;
图4是图2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放置在铸件钻孔部位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铸件钻孔部位的内冷铁,包括头部圆柱段1、尾部圆柱段3和中间段2,所述中间段2由圆柱形的段体两侧分别制出一个斜面2-1而成,中间段2的经过斜面2-1的纵截面为梯形,且梯形的短边与头部圆柱段1相接,梯形的长边与尾部圆柱段3相接。
如图1、4所示,为了便于制造和提高防跟转效果,所述中间段2的段体两侧的斜面2-1相对中间段2的轴线对称分布。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放置在铸件4的钻孔4-1部位,其中本实用新型的头部圆柱段1、尾部圆柱段3与钻孔4-1的两端配合,中间段2完全处于钻孔4-1的内部,两个斜面2-1与钻孔4-1内壁之间的空隙在浇注后被金属液包裹,即使浇注温度偏低也较圆柱形冷铁更容易产生内冷铁与铸件的局部融合,且金属液凝固后,铸件4与本实用新型相互嵌套,即便融合不完全,由于铸件4与斜面2-1结合面为平面,在钻孔加工时本实用新型也不易旋转,不会产生跟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05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喷嘴包的加热装置
- 下一篇:星载AIS信道化接收装置及接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