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向限位支架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8794.9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2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杨辰浩;胡东方;董虎臣;席玉岭;曹广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00 | 分类号: | B62D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3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 限位 支架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限位支架及具有该转向限位支架的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系统是用来改变或恢复汽车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的总称。汽车转向系统的功用是保证汽车能按驾驶员的意愿进行直线或转向行驶。动力转向系统是将发动机输出的部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并在驾驶员的控制下,对转向传动机构或转向器中某一传动件施加辅助作用力,使转向轮偏摆,以实现汽车转向的一系列装置。采用动力转向系统可以减轻驾驶员的转向操纵力。
汽车转向系统包括转向限位支架,传统的转向限位支架有安装于车架和安装于轮边两种,图1所示是安装于车架的转向限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其限位螺栓装于限位支架。装于轮边的转向限位支架与图1提供的转向限位支架相近似,只是限位螺栓不在限位支架上,而是安装于转向节,其作用是限制车轮的最大转角。如图1所示,传统的安装于车架上的转向限位支架包括一单片的冲压件1,由于其结构过于简单,承载能力有限,并且传递给转向限位螺栓2的力比较大,当车轮转角较大时,转向限位支架承载的力过大,非常容易造成该转向限位支架变形而失效,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限位支架及具有该转向限位支架的车辆,其结构强度高,可以稳定承受车轮最大转角时传递的力。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转向限位支架,所述转向限位支架包括一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一冲压件和第二冲压件,所述第一冲压件和所述第二冲压件相互扣合,形成一内部中空、两端开口的盒状结构,且所述盒状结构的第一开口端的截面积大于其第二开口端的截面积;在所述盒状结构的第一开口端设有一穿装在所述第一冲压件和所述第二冲压件之间的限位螺栓。
进一步的,在所述盒状结构的第一开口端的内部设置有一抵顶于所述第一冲压件和所述第二冲压件之间的支撑管,所述限位螺栓穿装于所述支撑管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冲压件的第一端设有一用于供所述限位螺栓穿出的第一螺孔,所述第二冲压件的第二端设有一用于供所述限位螺栓穿出的第二螺孔,所述第一螺孔、所述第二螺孔与所述支撑管相贯通;
所述限位螺栓包括螺栓头、螺杆和限位螺母,所述螺栓头固连于所述螺杆的一端,所述螺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孔、所述支撑管和所述第二螺孔,并与所述限位螺母螺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冲压件和/或所述第二冲压件上开设有工艺减重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冲压件与所述第二冲压件采用焊接方式连接。
一种车辆,其包括如上所述的转向限位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转向限位支架由两个冲压件相互扣合而形成一盒状结构,其承载能力大大提高,可以稳定承受车轮最大转角时传递的力,并且根据其受力特点对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使得一端尺寸较大,另一端尺寸较小,使得限位螺栓便于安装,且整体结构更为合理。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现有技术中的转向限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转向限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限位支架,所述转向限位支架包括一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一冲压件100和第二冲压件200,所述第一冲压件100和所述第二冲压件200相互扣合,形成一内部中空、两端开口的盒状结构,且所述盒状结构的第一开口端的截面积大于其第二开口端的截面积;在所述盒状结构的第一开口端设有一穿装在所述第一冲压件100和所述第二冲压件200之间的限位螺栓300。
本实用新型的转向限位支架由两个冲压件相互扣合而形成一盒状结构,其承载能力大大提高,可以稳定承受车轮最大转角时传递的力,并且根据其受力特点对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使得一端尺寸较大,另一端尺寸较小,使得限位螺栓300便于安装,且整体结构更为合理。
此外,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在所述盒状结构的第一开口端的内部设置有一抵顶于所述第一冲压件100和所述第二冲压件200之间的支撑管400,所述限位螺栓300穿装于所述支撑管400内。由于增加了支撑管400,这会使从限位螺栓300传递的力不仅仅由第一冲压件100独自承担,第二冲压件200也承担一部分受力,保证第一冲压件100和第二冲压件200均能承载车轮传递的力,使该支架本体的承载能力更加稳定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87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椅衬套结构
- 下一篇:城轨铝合金车辆端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