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分流控制系统的循环式粮食烘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8568.0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6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明;洪旭;曾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乡意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B9/08 | 分类号: | A23B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刘延喜;王增鑫 |
地址: | 5190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流 控制系统 循环 粮食 烘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带分流控制系统的循环式粮食烘干机。
背景技术
新收割的粮食自然水分一般在17%~32%,储粮的安全水分在13%左右,因此需要将收割的粮食进行脱水以达到安全水分值才可进行储存。现有技术通常利用外来的热源对粮食颗粒进行烘干,且烘干后需要缓苏等待,使粮食颗粒的表面和内部水分达到平衡。
现有的循环式粮食烘干机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406945U所公开的一种循环式粮食烘干机和授权公告号为CN202232774U所公开的循环粮食烘干机,这两种粮食烘干机均依靠立体空间的构造,一方面增加粮食颗粒与热辐射的热量交换时间和面积,另一方面缩小了整个机器的占地面积,结构较简单,使用较方便,但是这种粮食烘干机也具有突出的缺点:a)谷物干燥均匀性差,难以保证谷物的色泽保持度和颗粒完整性,影响了谷物的品质;b)一机烘干多种谷物受限,烘后部分粮食品质难以达到要求;c)谷物处理量有限,且难以进一步提高;d)未能进一步节约能源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分流控制系统的循环式粮食烘干机。
为达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分流控制系统的循环式粮食烘干机,其包括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的粮仓、设置在该粮仓出料口下方的皮带输送机、设置在所述皮带输送机传递路线上的隧道式烘干窑、设置在所述皮带输送机下方的集料斗以及设置在所述集料斗正上方的螺旋式提升机,所述螺旋式提升机上端设有第一出料斗、第二出料斗和用于封闭所述第一出料斗或第二出料斗的入口的分流控制系统, 所述第一出料斗的出口与所述粮仓的进料口相接。
具体地,所述分流控制系统包括:
用于检测所述螺旋式提升机的内部的粮食颗粒的湿度的湿度传感器;
用于控制所述螺旋式提升机内的粮食颗粒从所述第一出料斗或第二出料斗流出的分流闸门;及
用于比较所述湿度传感器所测得的螺旋式提升机内的粮食颗粒的湿度与预设的湿度值之间的差异并且驱动所述分流器使粮食颗粒从第一出料斗流出或第二出料斗流出的分流闸门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分流闸门的下方,并且靠近所述第一出料斗或第二出料斗的入口。
所述分流闸门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螺旋式提升机中轴线上的枢接关节和与该枢接关节连接的用于封闭所述第一出粮斗或第二储粮斗入口的闸门板。所述闸门板为球状曲面形状。
具体地,所述分流闸门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螺旋式提升机外部,与所述湿度传感器和分流闸门电性连接。
优选地,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粮仓出料口下方的漏斗。
更优地,其还包括连接所述漏斗出口和皮带输送机的螺旋式输送机。
进一步地,所述皮带输送机的正下方设置有连接所述集料斗的倾斜坡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势:
(1)在所述螺旋式提升机出料斗附近设置湿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粮食颗粒的烘干品质;
(2)利用分流闸门将烘干后水分含量达标的粮食和未达标的粮食进行分流,并将未达标的粮食颗粒回流到粮仓进行二次烘干,既可以保证粮食颗粒的干燥均匀性,又可以节约生产能源与时间,提高了该粮食烘干机的粮食处理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分流控制系统的循环式粮食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所述带分流控制系统的循环式粮食烘干机包括粮仓1、漏斗2、螺旋式输送机3、皮带输送机4、隧道式烘干窑5、倾斜坡道6、集料斗7和螺旋式提升机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乡意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乡意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85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