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取心内筒排气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8207.6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4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孙少亮;申忠元;刘兴欣;张国丽;伍小妮;袁平;叶芊;王子臣;徐维首;胡剑华;石林;王皓地;郭海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7/04 | 分类号: | F16K17/04;F16K17/164 |
代理公司: |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6 | 代理人: | 吴洪举 |
地址: | 12401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心内筒排 气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取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取心内筒排气阀。
背景技术:
国内现有的取心工具内筒均为无缝钢筒或铝合金管,内筒上无排气装置,经常造成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方面岩心中含有的气体不断释放而无法即时排出,岩心会因气体膨胀而被破坏,影响岩心质量,给后续岩心分析带来困难;另一方面在钻进过程中随着岩心不断进入内筒,内筒空间逐渐减小,压力升高,升高压力无法释放,直接反作用在岩心上,对岩心进入造成阻碍,同时在出心时岩心容易产生“放炮”崩出现象,威胁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取心内筒排气阀,该装置实现了将岩心中所含气体和内筒中因体积压缩所产生的压力及时排出,提高岩心质量,减小岩心进筒阻力,提高取心作业施工的安全性。克服了现有取心工具内筒上无排气装置,无法排气泄压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取心内筒排气阀,包括内筒体;内筒体连接阀体,阀体中心开有通孔,阀体右端连接锁紧盖,阀杆置于阀体内,阀杆右端穿过锁紧盖,阀杆上开有排气孔,阀杆右端安装有密封圈,弹簧套装在阀杆上,弹簧左端顶在阀杆端面上,弹簧右端顶在锁紧盖上,钢球通过阀杆封堵住阀体中心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阀体和阀杆,因而具有将岩心中所含气体和内筒中因体积压缩所产生的压力及时排出的功能,提高岩心质量,减小岩心进筒阻力,提高取心作业施工的安全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取心内筒排气阀,包括内筒体1;内筒体1连接阀体2,阀体2中心开有通孔,阀体2右端连接锁紧盖7,阀杆4置于阀体2内,阀杆4右端穿过锁紧盖7,阀杆4上开有排气孔,阀杆4右端安装有密封圈6,弹簧5套装在阀杆4上,弹簧5左端顶在阀杆4端面上,弹簧5右端顶在锁紧盖7上,钢球3通过阀杆4封堵住阀体2中心通孔。
本实用新型均匀分布在内筒上,每40cm一个,取心钻进过程中,岩心中的气体和内筒上部因岩心进入体积压缩所形成的压力将钢球3顶开,推动阀杆4,弹簧5压缩,内筒中的气体和高压将沿阀杆4上的排气孔释放,排气泄压后阀杆4在弹簧5的作用下恢复原来状态,钢球3将内筒封死,内筒外流体无法进入内筒。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82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