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电能果蔬烘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7216.3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4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林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生 |
主分类号: | A23N12/08 | 分类号: | A23N12/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5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电能 烘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环保且智能控制温度的果蔬烘干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电能果蔬烘干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果蔬烘干主要是蒸汽烘干设备,其原理是煤炭燃烧锅炉,产生蒸汽,进入散热器产生热量,在风的带动下,形成热气流的循环把物料烘干。然而这样的烘干方式,首先果蔬进出传输速度无法控制;其次果蔬烘干的温度和时间无法控制;最后,用煤炭燃烧锅炉,不止浪费资源,而且煤炭燃烧引起的烟雾易造成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智能电热炉控制温度的自动电能果蔬烘干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施。
一种自动电能果蔬烘干机,包括烘干机体,连接烘干机体两侧的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烘干机内的顶部上还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烘干机体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引风装置和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由相互衔接的传送带构成,传输装置的起始端与进料装置连接,传输装置的末端与出料装置 连接;所述加热装置由设置在烘干机体内壁上的电热器构成;所述引风装置由设置在传输装置下方的风扇构成;其中所述传送带由传动轴和连接传动轴的输料带构成。
优选地,所述烘干机上的通气孔至少为两个,沿烘干机顶部的中线并排设置。
优选地,所述电热器通过温控系统和时间控制系统控制。
优选地,所述传动轴由可调节输料带速度的调速控制系统控制。
优选地,所述输料带层叠设置在烘干机体内。
优选地,所述风扇至少有两个,沿机体底部内对角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传动轴之间设有支撑输料带的支撑辊,支撑辊由连接支撑辊两端的支架支撑固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传输装置由传动轴和传动轴上的输料带构成;输料带构采用层叠安装,可以使果蔬均匀传动。同时,传动轴选用可以调节传送带的速度的传动轴,以便控制果蔬传输速度。
2)加热装置由电热器构成,电热器均匀分布设置在烘干机体侧壁上是为了均匀加热烘干;电热器通过热导管产生的热量来烘干果蔬,避免了现有技术采用煤炭燃烧产热的弊端;电热器选用连接有可变频技术控制烘干温度和时间的智能电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的电热器,从而可以方便控制果蔬烘干的温度和时间。
3)引风装置由设置在机体底部的风扇构成,风扇可以协助均匀烘干机内的果蔬和烘干机内气流的流动。
4)装料漏斗与烘干机体的连接采用双输料带连接,增加了每次烘干果蔬的数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1为通气孔;2为电机;3为风扇;4为输料带;5为装料漏斗;6为支架;7为电热器;8为烘干机体;9为进料口;10为出料口;11为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做详细地描述。
参照附图1和图2,一种自动电能果蔬烘干机,包括烘干机体8,连接烘干机体8两侧的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所述烘干机体8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引风装置和传输装置;传输装置由相互衔接的传送带构成,传输装置的起始端与进料装置连接,传输装置的末端与出料装置连接;加热装置由设置在烘干机体8内壁上的电热器7构成;引风装置由设置在传输装置下方的风扇3构成。
其中所述传送带由传动轴11和连接传动轴的输料带4构成。传动轴11由可调节输料带4速度的调速控制系统控制。输料带4层叠设置在烘干机体内。所述传动轴11之间有连接轨,连接轨由支撑架6支撑。输料带4起始端设置有进料口9,与进料装置连接,末端设置有出料口10,与出料装置连接;传输装置上有支架6,用于支撑传送带。
在烘干机内的顶部上还设置有通气孔1,通气孔1至少为两个,沿烘干机顶部的中线并排设置。
加热装置由电热器7构成,电热器7设置有温控系统和时间控制系统,从而可以实现加热温度和时间的智能控制。
引风装置由设置在机体底部的风扇3构成,可以协助均匀烘干机内的果蔬和烘干机内气流的流动。风扇3至少有两个,沿机体底部对角方向设置,可以加快空气的流动和烘干的速度。
装料漏斗5与烘干机体8的连接选用双输料带连接,增加了传输果蔬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生,未经林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72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绝热材料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石英砂酸洗循环提纯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