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回缩性血管支架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6505.1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8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龚霄雁;周卫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英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966 | 分类号: | A61F2/96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陆明耀;姚姣阳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回缩性 血管 支架 输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创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血管支架的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相比传统的周边血管手术,采用支架治疗的微创介入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效果好,成为目前治疗周边血管狭窄的主要办法。
如图1所示,将血管支架植入到体内时需要运用到输送系统。现有的输送系统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110190183.4所示,一般采用相互套接的中空的内管和外管,内管的中空部便于手术时导丝的穿过,血管支架设置在内管和外管之间。手术时,导丝引导输送系统的导管组件到达手术部位,控制组件使外管后侧,其过程中血管支架展开并成形于血管内壁。
但是由于大部分自扩张支架高回缩性,轴向回缩大,高回缩性采用如此的输送系统不能很好地定位,即达不到手术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适于轴向高回缩性的血管支架的输送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高回缩性血管支架输送系统,包括导管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导管组件伸入到所述控制组件内并由所述控制组件驱动,所述导管组件包括外管,设于外管内部的中层管,及设于中层管内部的内管;所述内管包括一中空通道,用于导丝穿过,所述导丝引导所述输送系统进入到手术区域,所述外管包括一个血管支架负载区,所述血管支架放置在所述负载区内;所述血管支架的近端抵接一个挡块,所述挡块的侧壁抵接于所述外管的内壁,所述中层管的远端抵接于所述挡块的近端面;所述内管的远端穿过所述挡块和血管支架的内腔,并伸出于所述外管的远端面;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本体及转动设置在本体内的螺杆,所述螺杆上相间隔地设有螺旋方向相反的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所述左旋螺纹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扣,所述右旋螺纹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扣;所述外管的近端固定于所述第一螺扣上;所述中层管的近端固定于所述第二螺扣上;所述内管的近端穿过所述第一螺扣和第二螺扣,并伸出于所述控制组件的本体的近端;
旋转所述螺杆使第一螺扣和第二螺扣沿轴向方向反向运动,进而使所述外管向近端移动,而中层管推动所述挡块和血管支架向远端移动。
优选的,所述外管上套设有起指示作用的显影环。
优选的,所述外管的远端设有起导向作用的尖端。
优选的,所述本体的远端为固定套,所述导管组件穿过所述固定套伸入到所述控制组件的本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近端设有一控制所述螺杆转动的旋钮。
优选的,所述螺杆架设于控制组件本体内部的支架上,所述支架上设有轴套。
优选的,所述内管的近端固设有一导套,所述导丝从该导套内伸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为:采用三层导管结构,中层管和外管的相对移动可有效地抵消血管支架的轴向短缩,使血管支架能很容易且很可靠地放置在预期位置。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血管支架输送系统的使用示意图;
图2是轴向高回缩性的血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沿C-C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血管支架输送系统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轴向高回缩性的血管支架的输送系统。如图2所示,轴向高回缩性的血管支架由镍钛合金丝绕制而成,包括一个筒状的本体以及设置在本体两端的回旋的圆角部,所述的本体由镍钛合金丝通过正旋和反旋交错差叠而成,所述本体由一组菱形网格单元而成。如此的血管支架的菱形网格单元重叠的节点没有牢固的限制,这种缺乏坚定约束的节点允许镍钛合金丝旋转和扭曲,而不是进入一个圆周位移。其结果是,它可以防止激光切割类支架中典型的节点周围的局部高弯曲应变。这种机制是相同的网状支架共有的,但闭端循环和低交角,以及使用的镍钛合金丝使新支架成为唯一的一个径向刚性和轴向柔性相结合的支架,这样当血管支架被植入到血管内后,其良好的延展性可以使之不会形成传统的滴漏状,而永远成形为圆筒状,解决了现有技术带来的困扰。
图3和图4揭示了一种能很好地将图2的血管支架植入病患体内的输送系统的优选实施例,其具体包括导管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导管组件伸入到所述控制组件内并由所述控制组件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英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英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65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