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牙种植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6136.6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5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汪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C8/00 | 分类号: | A61C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0 | 代理人: | 赵秉森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种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是一种牙种植体。
背景技术
前牙区的牙种植获得美学成功的最高目标是:在种植体唇侧颈部形成与自然牙齿牙龈相同的、具有一定厚度和良好形态的龈组织附着。
牙种植体由下到上包括体部、基台部和种植牙冠。研究发现,与自然牙齿牙龈血供相比,现有的牙种植体种植后,人体的体颈部龈组织的血供会显著下降,不利于种植体的体颈部龈组织的稳定,从而导致牙龈过早萎缩,种植体的体部暴露出来,影响前牙区牙种植的美学效果。种植体的体颈部龈组织血供的下降主要与两方面原因有关:一是,发生骨结合的种植体与骨组织之间不存在类似牙周膜的纤维结缔组织,两者为直接紧密接触,因此种植体的体颈部龈组织缺乏来自类似牙周膜血管的血供,其血供只能来自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内的血管;二是,在种植体植入前缺牙区牙槽骨会发生骨吸收,其吸收具有不均一性,即唇颊侧骨吸收大于腭侧吸收量,导致唇侧骨质变薄,营养孔减少,髓质成份减少,唇侧骨板逐渐变成骨密质板,而菲薄的骨密质板向软组织提供血供的能力自然会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牙种植体会唇侧颈部的龈组织血供,导致牙龈过早萎缩,影响前牙区的牙种植的美学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牙种植体,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体部、基台部和种植牙冠;所述体部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体根部、螺纹段和体颈部;所述体部设有由体颈部到螺纹段呈向外倾斜的切面。
种植时,需将切面面向唇部。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牙种植体的体部具有切面,与传统的圆柱状设计相比,体部存在较明显的尺寸缩窄,可为唇侧骨质留出更多空间,从而可使唇侧骨质厚度增加,血供增加,从而延缓牙龈的退缩,有利于种植体的长期稳定和前牙区的牙种植的美学效果。
进一步,所述体颈部高度为2.0mm,为光滑表面,螺纹段高8.5mm;所述切面跨度涉及整个体颈部和3mm高的螺纹段;最大切削深度为1.0mm。
本实用新型的尺寸设计基于既可增加龈组织的血供,又能使种植体保持足够的力学强度的双重考虑,具体而言:切面切削过深会使体颈部的尺寸显著变小,大大降低其力学强度,种植体发生折断的几率上升,而切削过小,增加龈组织血供的效果又会不明显。
进一步,所述体颈部、螺纹段和体根部直径均为4.5mm,体部总长度为12.0mm,螺纹段的螺距为0.8mm,齿高0.6mm。
进一步,所述基台部包括由下到上依次相连的穿龈段和安置种植牙冠的修复段,穿龈段根端的直径为2.5mm,穿龈段高2.0mm;修复段高4.0mm,其顶部为圆锥形,锥度为8o,种植牙冠与修复段粘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基台部的修复段的一侧设有抗旋转面。
抗旋转面可以防止牙冠与基台发生旋转,避免因此导致的使用不便。
更进一步,所述体部与基台部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牙种植体的基台部和体部为一连体设计,即所谓的一段式设计,此设计可增加种植体体颈部的力学强度,从而消除了唇侧切面尺寸缩窄对种植体体颈部力学强度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牙种植体的体部和基台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牙种植体植入牙槽骨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牙种植体,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体部1、与体部1一体成型的基台部2和种植牙冠3;所述体部1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体根部11、螺纹段12和体颈部13;
所述基台部2包括由下到上依次相连的穿龈段21和安置种植牙冠3的修复段22,穿龈段21根端的直径为2.5mm,穿龈段21高2.0mm;修复段22高4.0mm,其顶部为圆锥形,锥度为8o,种植牙冠3与修复段22粘接固定。基台部2的修复段22的一侧设有抗旋转面4;
所述体部1唇侧设有由体颈部13到螺纹段12的切面5;该切面5可被看作是直径4.5mm的体部1被一平面所切削后所形成,最大切削深度为1.0mm,位于体颈部13上端,切削形成的边线恰好与基台部2的穿龈段21的根端相切。切面跨度涉及整个种植体的体颈部13和3mm高的螺纹段12,共计高度为5.0mm。
所述体颈部13、螺纹段12和体根部11直径均为4.5mm;体部1总长度为12.0mm,体颈部13高2.0mm,为光滑表面,螺纹段12高8.5mm;螺纹段12的螺距为0.8mm,齿高0.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61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