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铰孔式稳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6070.0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4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蒋伟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牡丹江北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牡丹江市丹江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3205 | 代理人: | 张雨红 |
地址: | 157000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孔式 稳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机械,具体涉及一种稳定器的结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钻井使用的钻头长度短直径却很大,钻出的裸眼井井壁不会很好,钻头上面的稳定器螺旋带在通过裸眼井时,就会受到不规则井壁的摩擦,当螺旋带磨损掉一定尺寸时,就起不到扶正的作用,必须向上提升钻具更换稳定器。
若不及时更换稳定器,有可能出现井眼钻偏,偏离井位坐标,而不能准确掌握钻井深度。现有的稳定器起不到铰孔的作用,当稳定器螺旋带的前端台肩处被磨损时,螺旋带引向角就会被磨小,螺旋带前端就会变成很小角度的锥体,和裸眼井井壁接触变成锥面接触,容易发生井下卡钻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铰孔式稳定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括设有螺旋带的本体,螺旋带前端设有耐磨段,耐磨段表面嵌有耐磨颗粒,所述耐磨段由前耐磨段和后耐磨段构成,前耐磨段本体表面低于后耐磨段本体表面,所述两处耐磨段的耐磨颗粒顶端均与前耐磨段表面相平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它具有耐磨损、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在钻井过程中可减少提升钻具更换稳定器的次数,降低稳定器的使用成本,提高钻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耐磨段的局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圆头圆柱形耐磨颗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平头圆边圆柱形耐磨颗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它包括设有螺旋带2的本体1,螺旋带2螺旋表面是耐磨段,耐磨段表面嵌有耐磨颗粒3,所述耐磨段由前耐磨段4和后耐磨段5构成,前耐磨段4表面低于后耐磨段5表面,所述两处耐磨段的耐磨颗粒3顶端均与前耐磨段4表面相平齐。
所述前耐磨段4表面低于后耐磨段5表面2mm。
所述前耐磨段4表面的耐磨颗粒3采用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制成。
所述前耐磨段4表面的耐磨颗粒3采用中低温熔点的焊丝钎焊固定。
所述前耐磨段4表面的耐磨颗粒3为圆头圆柱形或是平头圆边圆柱形。
本实用新型稳定器的螺旋带可以是单螺旋带或双螺旋带,螺旋带的其他部位耐磨带的形式可以是合金柱、合金条或YD合金焊条。与现有普通合金柱(或合金条)的产品相比,稳定器螺旋带的前端台肩处的耐磨性能提高3-5倍,稳定器的使用寿命也会增加3-5倍。在钻井过程中就可以减少提升钻具更换稳定器的次数,降低稳定器的使用成本,提高钻井效率。复合片凸出本体2mm,就会使稳定器螺旋带的前端台肩处在井下起到铰孔的作用,裸眼井井壁质量会更好,井下钻具被卡住的可能性会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牡丹江北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牡丹江北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60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桌子
- 下一篇:可调照射角度的手电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