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竹木吊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4956.1 | 申请日: | 2013-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3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邓小琳;许贤;崔呈呈;陈晓峰;杜王平;史良;吴超;王宇科;张俏宁;孔姚军;王鑫;章丽霞;王佳;李斌;李年明;冯小飞;贾根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9/18 | 分类号: | E04B9/18;E04B9/22;E04B1/9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竹木吊顶。
背景技术
现在的室内大型吊顶大多采用石膏板、铝板、木饰面等,随着各行各业对绿色、环保节能的大力倡导,大家都希望选用更为节能、高效的装饰产品,以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竹木具有产出量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且一次造竹后,只要运作合理,可以连续利用;竹木的用途也十分广泛,除加工成工艺品、食品等,更可用于建筑、材料、化工等各个领域。竹木吊顶作为新型应用材料,具有能耗低,使用寿命长、环保、免维护等与生俱来的优势,但是目前因为其自身的显色性差、安装难及防火能力较低等局限性,室内应用并不广泛。
我国竹木的资源较丰富,竹木产品及其深加工,一方便丰富人们生活需要,另一方面对减少林木使用,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竹木在建筑装饰中使用的创新,对现代建筑装饰的多样化方面奠定了比较好的基础,既能体现原生态风格,又能在不同环境下发挥不同的效果。在保证效果和成本的前提下,对竹木在装饰行业中推广使用进行研究,以提高竹木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范围,解决其显色性、难安装以及防火能力差等局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竹木吊顶,结构简单、容易安装、维护,具有防火、防潮、防磁、防辐射、防静电和吸收噪音的优点,在达到消防要求的情况下不改变竹木的特性,加大竹木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竹木吊顶,它包括龙骨骨架、吊筋、吊挂件、竹木板,所述龙骨骨架固定于建筑顶部,吊筋上部连接到龙骨骨架,吊挂件上部与吊筋下部连接;所述吊挂件包括插槽主挂、螺丝、螺帽,插槽主挂为开口的n形结构,竹木板插入插槽主挂的开口,竹木板上设置有配合螺丝穿过的孔,螺帽与螺丝配合将竹木板与插槽主挂连接成一体。
下面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解释:
所述竹木板的两侧边设置有子母槽,相邻竹木板之间通过子母槽卡接连接成整体。
所述竹木吊顶还包括有上部竹木挂板,上部竹木挂板与竹木板纵横交叉排列;上部竹木挂板设置有上卡槽,竹木板设置有与上卡槽对应的下卡槽,上部竹木挂板与竹木板通过上卡槽与下卡槽的配合卡接成整体。
所述龙骨骨架包括主龙骨、副龙骨。
所述竹木板表面设置有防火阻燃涂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竹木吊顶,结构简单、容易安装、维护,具有防火、防潮、防磁、防辐射、防静电和吸收噪音的优点,在达到消防要求的情况下不改变竹木的特性,加大竹木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范围。本实用新型以竹代木,对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有着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吊挂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部竹木挂板和竹木板的插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竹木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吊挂件和吊筋连接示意图(侧面);
其中:1主龙骨;2副龙骨;3吊筋;4吊挂件;5竹木板;6上部竹木挂板;41插槽主挂;42螺丝;43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竹木吊顶,它包括龙骨骨架、吊筋3、吊挂件4、竹木板5,龙骨骨架固定于建筑顶部,龙骨骨架包括主龙骨1、副龙骨2。吊筋3上部连接到龙骨骨架,吊挂件4上部与吊筋3下部连接。
如图5、图6所示,吊挂件4包括插槽主挂41、螺丝42、螺帽43,插槽主挂41为开口的n形结构,竹木板5插入插槽主挂41的开口,竹木板5上设置有配合螺丝42穿过的孔,螺帽43与螺丝42配合将竹木板5与插槽主挂41连接成一体。
如图3、图4所示,竹木板5的两侧边设置有子母槽,相邻竹木板5之间通过子母槽卡接,连接成整体。竹木吊顶还包括有上部竹木挂板6,上部竹木挂板6与竹木板5纵横交叉排列;上部竹木挂板6设置有上卡槽,竹木板5设置有与上卡槽对应的下卡槽,上部竹木挂板6与竹木板5通过上卡槽与下卡槽的配合卡接成整体。
本实施例的实施包括以下要点:
1、对竹木原材料进行加工,加工成设计师所创造出的造型,以及在不改变竹木的特性的情况下创造出更多的色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49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间断电源的电池充放电电路
- 下一篇:一种千兆网光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