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器及液晶电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3075.8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1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梅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9/00;F21V5/04;G02F1/13357;H04N5/6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053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下式 背光 模组 液晶显示器 液晶电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器及液晶电视。
背景技术
随着发光二极管的技术发展及市场对节能低碳产品的需求,LED光源的液晶电视已经成为目前现有液晶电视的主流。现有的采用LED光源背光的入光方式有直下式和侧入式两种,直下式方案由于其成本低和重量轻,已应用越来越广泛。
请参阅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反射片110、设置在反射片上的多个灯条100,在每一个灯条100上设置有多个带透镜的LED光源101。所述LED光源101包括LED灯和对应的透镜。
目前的直下式背光光源由LED灯上贴装LENS规则排列而成,主流的LED 直下式液晶显示模组光源通常都会在LED 上加装圆形或类圆形LENS( 透镜)作为二次光学元件,贴装成一根根灯条规则排列组成以满足LED 直下式液晶显示模组的亮度要求及均匀度要求的背光光源。在LED灯上加装用圆形或类圆形透镜时,为了保证主观视效的均匀性,对LED灯及透镜的排列尺寸要求比较严格,灯条上相邻LED灯的间距Px与相邻两灯条的间距Py的距离比值接近1才可以。但由于LED LENS 成本较高,在满足亮度和均匀性的要求下最好尽量减少带透镜的发光二极管(LED LENS) 的数量,以节约LED LENS 直下式液晶显示模组的材料成本。在减小使用数量时,很容易出现暗带或亮带现象。为了解决亮暗带现象,只能增加光学膜片,通过光学膜片的扩散效果来改善此现象,但这种措施成本上升比较多。因此在保证背光效果的前提下,将LED及透镜的数量减少,从而降低成本,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器及液晶电视,旨在解决现有的直下式背光模组中LED及透镜较多导致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其中,包括:反射片,及设置在所述反射片上的背光光源;所述背光光源包括多个灯条,在每一个灯条上设置有多个发光二极管;在每一个发光二极管上对应设置有一长条形透镜,所述长条形透镜的长方向朝向设置为相邻灯条的间距与灯条上相邻发光二极管的间距中距离较大的方向。
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中,所述长条形透镜的长向与灯条垂直设置。
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中,在所述长条形透镜的底面设置有刻压棱形结构或印刷网点。
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还包括如上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位于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光出射面一侧。
一种液晶电视,其中,包括如上述的液晶显示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器及液晶电视,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由于采用了包括:反射片,及设置在所述反射片上的背光光源;所述背光光源包括多个灯条,在每一个灯条上设置有多个发光二极管;在每一个发光二极管上对应设置有一长条形透镜,所述长条形透镜的长方向朝向设置为相邻灯条的间距与灯条上相邻发光二极管的间距中距离较大的方向;通过长条形透镜对LED的导光,将光线往LED灯间距大的长方向导出,使LED灯间距大的位置也有光线补充,从而改善了暗影现象,在保证背光效果的前提下,减少了LED和透镜的用量,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的长条形透镜的形状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灯条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器及液晶电视,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30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铂金镀膜全合成固蜡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硬质合金低压烧结防粘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