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固态流体的软包装容器及其夹子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2204.1 | 申请日: | 2013-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58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彭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实 |
主分类号: | B65D30/10 | 分类号: | B65D30/10;B65D33/00;B65D33/16;B65D3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固态 流体 软包装 容器 及其 夹子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包装容器。
背景技术
软包装容器是指在充填或取出内装物后,形状可以发生变化的包装容器,用纸、铝箔、纤维、塑料薄膜以及它们的复合物等材料所制成的各种包装容器均为软包装容器。软包装可容器因内容物的形态和数量随时改变自身形状,具有空间效率高、成本低、密封性好、便于运输等特点。
现有具有定量取用功能的软包装容器存在如下技术问题:所设置的流道和暂存腔本身是软包装容器的一部分,会随时改变自身形状,不能形成稳定的流道或暂存腔,从而导致定量取用无法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软包装容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固态流体软包装容器,包括主体、封闭体和固定在所述主体内部的上下贯通的硬质支撑管,所述主体具有周壁、封闭所述周壁顶端的顶封边及封闭所述周壁底端的底边,所述支撑管固定设置于所述周壁,所述支撑管的上部与所述顶封边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管的上部形成供流体排出的排流口,所述支撑管的下部抵住所述底边,所述下部形成暂存腔和进流口,所述支撑管和主体之间形成主腔室,所述进流口朝向所述主腔室并连接所述暂存腔和主腔室,所述封闭体对应所述排流口设置并能够封闭和开放所述排流口。
支撑管的材质如硬质塑胶或金属或者其它能够使暂存腔和排流通道保持固定形状的硬质材料。
固态流体包括固态粉末和固态颗粒,如盐、味精、生粉、奶粉、米粉、营养粉、麦片、糖丸、口香糖、药丸或巧克力豆等。
封闭体能够封闭排流口,也能够开放排流口。封闭体的设置方式包括:a1多次使用方式设置,如封闭体通过摩擦配合、螺纹配合或卡扣配合等方式设置在支撑管的排流口;或者封闭体如设在顶封边上并能够封闭和开放排流口的自封条。b)一次使用方式设置,如封闭体为设于排流口的易毁的膜片。
支撑管的水平截面可以是圆形、椭圆形、多边形或者是其它能够使支撑管上下贯通的形状。
软包装容器正置时(即装载时),主腔室内的流体能够经过进流口流入暂存腔;软包装容器倒置时(即取用时),暂存腔内的流体沿着支撑管流动并经排流口排出。倒置时,容器可以倾斜。
支撑管可以分为上部和下部,上部形成排流通道,排流口是排流通道的出口,下部形成暂存腔。软包装容器倒置时,暂存腔内的流体沿着排流通道流动并经排流口排出。支撑管的上部和下部可以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两个独立的硬质元件并固定连接。
支撑管的进流口可以仅有一个,在支撑管的圆周方向上,进流口所对应的角度可以根据要求设计,角度越大则进流口越大。一般的,该角度不大于180度。
主体的底边可以是底封边。周壁的左右侧为侧边,侧边也可以是侧封边,侧边连接顶封边和底边。顶封边、底封边、侧封边是通过粘合、热合或压合等方式形成。
支撑管可以与周壁的一个侧边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管设置在所述主体内部的一侧。该一侧如主体的左侧或右侧;主体的上侧是顶封边,主体的下侧是底边。
进一步的,所述的软包装容器,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支撑管和定位所述进流口朝向的定向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定向结构包括分别设于所述支撑管和周壁的第一定向位和第二定向位,所述第一定向位和第二定向位固定接合。
第一定向位如设于支撑管外管面的定向片,第二定向位设于周壁并与定向片对应。定向片可以通过热合、压合或粘合的方式固定于周壁的左侧或右侧;如固定于左侧的侧封边或右侧的侧封边。
定向片可以仅有一个,或者是间断设置的多个,或者是一个沿支撑管外管面延伸的整体定向片。
进一步的,所述定向结构包括夹子,所述夹子夹紧所述顶封边和支撑管,所述夹子和支撑管对应设有第一定向位和第二定向位,所述第一定向位和第二定向位配合。
夹子倾斜时,夹子可以同时夹紧支撑管和周壁。
进一步的,所述定向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夹子配合使用的定位夹,所述定位夹夹紧所述周壁和支撑管,将支撑管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内部的一侧。
定位夹和夹子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通过软质连接体连接。连接体的材料为软质塑胶或者其他能够弯折或扭转或伸缩变形的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管的外管面至少部分和所述周壁的内壁面面接触并固定结合。该固定结合可通过粘合、热合、压合等方式实现。
通过面接触和紧密配合,使流体不能够进入支撑管的外管面和内壁面之间,能够扩大软包装容器的空间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实,未经彭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22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