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辊压工装定位压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1780.4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6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欣;刘东海;韩振宇;李志发;王文彬;王雷;孙建丽;丛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32 | 分类号: | B29C43/3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周晓萍 |
地址: | 072761 河北省保定***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装 定位 压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装置,特别是用于辊压生产线更换工装时对辊压工装定位压紧的专用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保险杠成型加工为流水线生产,其成型工装的定位压紧是决定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生产线上辊压工装组数较多,更换工装基本由人工完成,工作量大,且占用时间较长。如:现有保险杠辊压成型流水线辊压工装更换采用人力定位及压紧,即由工人将近2t重量的辊压工装采用撬杠或者螺栓压紧的方式将多组辊压成型工装贴紧基准面然后固定,固定方式采用人工校准孔位后用螺栓压紧。这种传统的更换工装方法存有以下弊端:1、耗费人力和时间,根据以往经验,更换一条30组成型辊轮的保险杠辊压工装需要耗时6~8小时,至少需要3名工人协同安装;2、其定位和压紧程度与工人操作的技能及细心程度相关,一旦产生定位不准或压紧不实,则对产品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定位准确、压紧可靠且省时省力的辊压工装定位压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辊压工装定位压紧装置,特别之处是,它包括工装周边粗定位结构、工装纵向精定位结构、工装横向精定位夹紧结构和工装压紧机构,所述工装周边粗定位结构由依辊压工装轮廓分布的定位板和定位块构成;所述工装横向精定位夹紧结构包括夹紧油缸和由夹紧油缸驱动的拉杆、拉块;所述工装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油缸和由压紧油缸驱动的工装压块。
上述辊压工装定位压紧装置,所述夹紧油缸位于所述装置一侧的中部,在夹紧油缸两侧对称设有固定架,各固定架上设有精定位块,夹紧油缸杆固接驱动梁,驱动梁上对称设置两推块,驱动梁固接两根拉杆的一端,两根拉杆的另一端分别固接拉块。
上述辊压工装定位压紧装置,所述工装横向精定位夹紧结构还设有两个拉杆支撑座和两个拉杆导向座,各拉杆支撑座分别位于各拉杆中部、与拉杆滑动配合,各拉杆导向座分别位于拉杆一侧、与拉杆滑动配合。
上述辊压工装定位压紧装置,所述工装纵向精定位结构由两块并排设置的V形槽定位块组成,V形槽定位块上设有V形槽。
上述辊压工装定位压紧装置,所述装置设有两底座,两底座对称设置在所述工装的两端,各底座上设有工装支撑板;各底座端部分别固定压紧油缸,各压紧油缸旁侧设有压块支座,所述工装压块的中部与压块支座铰接,工装压块的一端与压紧油缸杆铰接,工装压块的另一端对应辊压工装。
上述辊压工装定位压紧装置,构成所述工装周边粗定位结构的定位块和定位板分别是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第三定位块、第四定位块、第五定位块、第六定位块及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其中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位于一端底座上、第五定位块、第六定位块位于另一端底座上,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分别设置在两固定架上,第三定位块、第四定位块位于装置上与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相对应的纵向侧边处。
本实用新型针对解决更换辊压工装时快速定位压紧问题而设计了一种专用装置。所述装置的定位夹紧方式采用液压缸带动相关部件运动,实现辊压工装的定位和夹紧,相对于依靠人工来保证定位效果和安装螺钉压紧,节省了较多的时间,且定位准确度要好。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使辊压工装达到快换的目的,相比传统人工更换节省时间80%以上,且定位准确、压紧可靠,避免了人工定位工装与基准平面贴合压紧不实的弊端,有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装入辊压工装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压紧辊压工装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第一定位块,2、压块支座,3、压紧油缸,4、工装压块,5、推块,6、固定架,7、精定位块,8、第一定位板,9、夹紧油缸,10、驱动梁,11、第二定位板,12、工装支撑板,13、第六定位块,14、底座,15、辊压工装,16、第五定位块,17、第四定位块,18、拉块,19、拉杆导向座,20、拉杆,21、第三定位块,22、第二定位块,23、V形槽定位块,24、拉杆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凌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17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兼具环境照明的工位照明灯具
- 下一篇:一种双电极柱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