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D N A电渗透转导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1450.5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8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柏华;韩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安铂奥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透 转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子生物学实验仪器,尤其涉及一种DNA电渗透转导仪。
背景技术
在现代抗体药物产业需要纯化的重组蛋白作为免疫原,尤其在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研发领域更需要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纯化的重组蛋白用以免疫动物。在当前常规大肠杆菌,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三种重组蛋白表达系统中,除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系统表达纯化蛋白三级结构和转译后修饰与人体细胞内蛋白相去甚远外,共同的缺陷还包括重组蛋白表达和纯化周期过长,成本过高,更为严重的是许多人体蛋白特别是细胞膜表面蛋白是这些技术不能纯化的。人体重组蛋白表达纯化技术瓶颈,已严重阻碍了单克隆抗体药物市场的快速发展,因而近年来有望攻克抗体药物研发领域技术壁垒的DNA免疫技术应运而生,现在缺乏既操作简便、又能够将重组蛋白表达质粒有效可靠地转导入活体动物表皮细胞的DNA免疫仪器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DNA电渗透转导仪,能够将重组蛋白表达质粒DNA直接转导至动物皮肤表皮细胞内,实现电渗透法DNA动物免疫技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DNA电渗透转导仪,包括直流电源E、电流表A、开关 K、电位器R、电极J1、电极J2,所述直流电源E、开关K串联形成串联支路,所述串联支路与电位器R并联后连接电流表A的一极,电流表A的另一极连接电极J1,所述电极J2连接电位器R的中间抽头。
优选的,所述直流电源E由至少二个干电池组合形成。
优选的,所述直流电源E由至少二个6V锂电池组合形成。
优选的,直流电源E为整流电源。
优选的,所述电极J1、电极J2为不易锈蚀的导电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电极J1、电极J2的截面为边长0.3-50mm的正方形或0.3-50mm×0.3-50mm的长方形或直径为0.3-50mm的圆形,厚度为0.05-5mm。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包裹电极J1、电极J2的二个电极套,所述电极套的尺寸与电极J1、电极J2相适配,所述电极套为吸水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电极套材料为棉布。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DNA电渗透转导仪,能够将重组蛋白表达质粒DNA直接转导至动物皮肤表皮细胞内,实现电渗透法动物体内质粒DNA转导免疫技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DNA电渗透转导仪,包括直流电源E、电流表A、开关K、电位器R、电极J1、电极J2,直流电源E、开关K串联形成串联支路,串联支路与电位器R并联后连接电流表A的一极,电流表A的另 一极连接电极J1,电极J2连接电位器R的中间抽头。
直流电源E由若干个6V锂电池通过串、并联组合形成;电极J1、电极J2采用铜或者铝等不易锈蚀的导电金属材料制成,也可以表面镀金或者镀银,电极J1、电极J2的截面为边长0.3-50mm的正方形或0.3-50mm×0.3-50mm的长方形或直径为0.3-50mm的圆形,厚度为0.05-5mm;用于包裹电极J1、电极J2的二个电极套的尺寸与电极J1、电极J2相适配,电极套采用棉布等吸水材料制成。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原理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安铂奥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安铂奥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14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罩食品展示加工台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塑胶模特肢节磁性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