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车记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1375.2 | 申请日: | 2013-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8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石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C5/08 | 分类号: | G07C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27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车 记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车记录仪,属于计算机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行车记录仪俗称汽车黑匣子,安装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用于拍摄驾驶员行车路线的一个DV机,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内部的传感器能够设置冲击力的敏感度,当外界的冲击力大于所设置值,导致该冲击力的现场数据将被记录下来,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有利于交通事故责任的辨别和处理。众所周知,不及时的车辆安全检查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隐患,发生交通事故后是否能够及时施救是救援效果的关键,但是常常事故发生后,车辆上的人员进入昏迷或者无力自救的状态,这就浪费了最宝贵的施救时间,降低了重大事故后人员的生存率。普通的行车记录仪,只能记录二维视频信息,会使出现事故时,对事故当时车距和车速的判断造成困扰,因此有必要加以改进。
所以如果有一种行车记录仪,可以在事故发生后自动发出报警信息和坐标位置和最后的视频记录等信息,这样可以在第一时间通知交通管理部门,使之得到详细的事故信息,使事故发生后得到最快的和有针对性的施救,提高施救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行车记录仪,事故发生后自动向交通管理部门和预先设定的人员发出报警信息和坐标位置和最后的视频记录等信息,同时记录车辆前后方所有事件的三维信息。
本实用新型所述行车记录仪,它包括控制器、前方左摄像头、前方右摄像头、多个碰撞传感器、前方视频存储器、GPS定位电路、声光报警器和显示器,
前方左摄像头和前方右摄像头共同记录车前方三维视频信息,并输出给控制器;所述车前方三维视频信息存储在前方视频存储器中;
每个碰撞传感器的碰撞信息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一个碰撞信息输入端相连;
GPS定位电路的车位置信息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车位置信息输入端相连;
控制器的现场报警信息输出端与声光报警器的现场报警信息输入端相连;
控制器的视频信息显示传输端与显示器的显示传输端相连。
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后方左摄像头、后方右摄像头、前后视频切换按钮和后方视频存储器,
后方左摄像头和后方右摄像头共同记录车后方三维视频信息,并输出给控制器;所述车后方三维视频信息存储在后方视频存储器中。
还可以进一步包括EMS短信发送电路,控制器的车祸报警信息通过EMS短信发送电路发送到110指挥中心。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车前方、后方分设置左右两个摄像头,能模拟人眼,记录三维视频信息,这样,车前后的视频信息都记录下来,使事故判断更准确。
车身安装有多个碰撞传感器,即时检测各部位是否有碰撞发生,当有轻微碰撞时,以声光报警的方式现场告知驾驶员,并能显示撞碰的位置。当发生车祸,即发生了严重碰撞时,不但声光报警,同时将报警信息通过EMS短信发送电路发送给110指挥中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行车记录仪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行车记录仪,它包括控制器1、前方左摄像头2、前方右摄像头3、多个碰撞传感器7、前方视频存储器8、GPS定位电路10、声光报警器11和显示器13,
前方左摄像头2和前方右摄像头3共同记录车前方三维视频信息,并输出给控制器1;所述车前方三维视频信息存储在前方视频存储器8中;
每个碰撞传感器7的碰撞信息输出端与控制器1的一个碰撞信息输入端相连;
GPS定位电路10的车位置信息输出端与控制器1的车位置信息输入端相连;
控制器1的现场报警信息输出端与声光报警器11的现场报警信息输入端相连;
控制器1的视频信息显示传输端与显示器13的显示传输端相连。
控制器1采用单片机或FPGA来实现。
多个碰撞传感器7分别设置在车前盖、车后盖、左侧车门和右侧车门。
当任一位置有碰撞时,其信息都会传送给控制器1,并进行声光报警,在显示器13上显示被碰位置。
正常行驶时,显示器13默认显示前方视频信息,当车体某一位置被碰时,自动切换至显示碰撞信息,被撞的位置即传回碰撞信息的碰撞传感器7的位置。
前方左摄像头2和前方右摄像头3配合使用,模拟人眼,记录车前方的三维视频信息。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还包括后方左摄像头4、后方右摄像头5、前后视频切换按钮6和后方视频存储器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科技大学,未经黑龙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13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