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40200.X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8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靖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43 陕西省西安市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无线 充电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人们对移动电子产品依赖性的不断增长,手机、MP3等移动设备已经无时无刻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对该类电子产品的充电则成为使用过程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需求。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电子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科技发展方向,人们也开始要求汽车对日常生活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服务,尤其是大多数人在行车过程中经常需要对移动电子设备进行充电,因不同的电子设备其形状、性能和接口均不相同,便要求有众多的专用数据线为其充电,但目前汽车上所能提供的电力和电源接口较为有限,甚至很多充电设备仅能从点烟器引出的电源,故对于已有车载有线充电设备的应用,带来极大不便。虽现已出现车载无线充电技术能解决此类问题,但已有车载无线充电设备大部分无法将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自动固定,造成在充电过程中易滑动、松脱甚至掉落等情形的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设备,以解决行车过程中各类移动电子设备(包括手机,MP3,蓝牙耳机等)的充电问题,且使其能对电子产品进行自动固定,并同时提高充电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设备,包括:
设置有开口及电源插口孔的壳体;
固定于所述壳体内的隔板;
设置于所述隔板下方的PCB;
设置于PCB上的带有与待充电设备内置接收线圈匹配的发射线圈的充电部件;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体,所述磁体固定设置于壳体内。
优选地,所述磁体固定于壳体内壁、隔板或者PCB上。
优选地,所述磁体焊接于PCB上。
优选地,沿所述壳体内壁设置有卡槽,隔板通过卡槽固定于壳体内腔。
优选地,所述磁体为由磁铁铁芯及其外围设置的缠绕线圈组成的电磁铁。
优选地,所述磁体为磁铁。
优选地,所述壳体为汽车上已有的储物格或存储格。
优选地,所述隔板上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地,所述壳体镶嵌于或放置于储物格内;
优选地,所述壳体可用无缝连接或者螺丝等固件固定于汽车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简化了设备的结构,采用无线方式进行充电,随放随取,单手即可操作,并克服了数据线的插拔过程,统一了充电方式,能够适用于多种电子设备或多种型号手机使用;
2、通过磁体的设置,使其与手机内接收磁芯相互吸引,实现电子设备可以自行定位并固定于充电器上,行车过程中不易松动,并同时增加的磁通量,使得充电更加充分,提高充电效率;
3、其实际应用范围不局限于汽车,可广泛应用于包括轮船、电动车等各种交通工具之上,实用性强、适用面广,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向开口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爆炸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开口向上整体示意图;
图4为图3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开口方向可以根据车内空间和汽车设计决定,可根据车内储物格大小和格式改变形状或开口方向,故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图示所列形状或开口形式。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设备,包括壳体1,壳体1侧向设置有一开口,壳体1内有四个限位孔8,用于固定PCB2,充电部件3及电源插口焊接于PCB2之上,充电部件3上主要包括一个发射线圈,通电后向待充电设备(如手机)的内置接收线圈传输能量。限位孔8的位置取决于PCB2大小和位置;壳体1的内壁设置有卡槽9,卡槽9位于限位孔8上方,用于固定隔板6,以放置待充电设备(如手机)并将充电设备同PCB2相互隔开;壳体1后端开设有一电源插口孔7,用于汽车电源接口进入壳体1连接PCB2上设置的电源插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靖,未经张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402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围蟹、鳖间养轮牧围网装置
- 下一篇:活动板房消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