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袋本体上气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9908.3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99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顶拓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25 | 分类号: | B66F3/25;B66F3/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8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袋 本体 气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孔结构,尤其是一种气袋本体上气孔结构。
背景技术
气袋,指一种利用充气使其膨胀而得到的强大承压能力,实现对岩石、水泥结构等重量大、体积大物体的移动或顶起。该气袋具有,结构坚固、承压能力强、气密性好、环保、节能、安全性好、卸气后体积小、便于携带等特点,而应用于岩石移动(如矿山开采、房地产行业中),地震救援、汽车事故救援,其他道路救援等领域。
因该气袋本体结构一般应用于移动或顶起重量大、体积大物体,而对气袋本体进行充气、卸气的气孔与气管连接的紧密度是判断该气袋本体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而本发明人在先前第一代及第二代产品设计(见图)中均采用气管1,直接插入至气袋本体A并利用密封条2,进行密封,该结构密封性较差,且对气袋本体A充气的设备一般为鼓风机等风速较快的充气设备,极易导致气袋本体与气管接口破损等现象,从而降低气袋本体的安全性。
由此,本发明人考虑对现有的气袋本体上气孔结构进行改进,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有效防止漏气、使用寿命长的气袋本体上气孔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气袋本体上气孔结构,该气孔结构包括气袋本体上的气孔、与气孔相适应的气孔套及气管,所述气孔套一端具有固定环,该固定环紧密贴敷于气袋本体内侧壁上,该气孔套另端为连接端,该连接端穿过气孔并与气管连接为一体形成气体流道;所述气孔套的连接端设置有气体缓冲机构。
进一步,所述缓冲机构包覆于气管外侧,并与气管连接为一体。
进一步,所述缓冲机构为一葫芦状弹性管体。
本实用新型在气袋本体与气管之间增加气孔套,且该气孔套上设置有弹性缓冲机构,有效增强气袋本体与气管连接的紧密度,从而有效避免漏气现象出现,且有效避免因充气风力过大导致气袋本体损坏情况的出现,同时还增强该气袋本体使用的安全性,提高气袋使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代及第二代气孔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气孔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一种气袋本体上气孔结构,该气孔结构包括气袋本体A上的气孔1、与气孔相适应的气孔套2及气管3,所述气孔套2一端具有固定环21,该固定环21紧密贴敷于气袋本体A内侧壁上,该气孔套2另端为连接端,该连接端穿过气孔1并与气管3连接为一体形成气体流道;所述气孔套2的连接端设置有气体缓冲机构22,所述缓冲机构22包覆于气管3外侧,并与气管3连接为一体,所述缓冲机构22为一葫芦状弹性管体。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针对与发明人第一代及第二代气孔结构作出了明显改进,而改进的具体内容为:
1、经原有气管直接插入气袋本体内结构,改进为利用气孔套连通气袋本体与气管,该气孔套一端固定于气袋本体内侧壁上,另端与气管连接为一体,有效增强气袋本体与气管连接的紧密度,从而有效避免漏气现象出现;
2、气孔套上还设置有缓冲机构,该缓冲机构为一葫芦状弹性管体,该弹性管体与气管连接为一体,有效避免因充气风力过大导致气袋本体损坏情况的出现,同时还增强该气袋本体使用的安全性。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顶拓矿山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顶拓矿山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99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起吊用物料搬运机械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简单易用的千斤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