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新风空调系统排风能量回收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8464.1 | 申请日: | 2013-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43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脉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2/00 | 分类号: | F24F1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9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风 空调 系统 风能 回收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的节能设备,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新风空调系统排风能量回收机组。
背景技术
在很多工艺中,都采用全新风空调系统,而且要求全年保持恒温恒湿(22℃60%的湿度),例如:饲养医用动物的房间、产生有害物质的厂房等场合。所谓的全新风空调系统是指将室外的新鲜空气经过空调处理之后进入工作场合,然后直接排放到室外,新风量和排风量相等。一般的舒适性空调都是采用部分新风,即只补充一部分新鲜空气,绝大多数室内空气在不停的循环。全新风空调系统与传统空调系统相比,由于为了保证实验室内的洁净度和空气质量,采用全新风,且换气次数较多。洁净室的各类负荷中,最主要的有新风负荷,风机温升负荷和工艺设备负荷,其中新风负荷最大,占总负荷的30-60%,耗能非常可观。例如,在夏季室外的新风温度高达35℃,而室内温度要求22℃,22℃的排风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能源的浪费非常严重。
由于动物房和实验室对洁净度,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虽然实验室热回收对企业来说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往往因废热系统设计不当造成实验室内环境指标无法达标,使得企业不得不浪费巨大能源,甚至占据了企业最主要的生产成本。
对于普通的空调系统,热回收系统目前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蓄热转轮,其特点是效率高,但有交叉污染。二、气气板式换热器,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效率高,但存在交叉污染。三、热管式(铝-氨低温热管),其特点是效率高、无交叉污染,但体积大、施工难度高和投资大。
鉴于现有的普通空调能量回收系统存在交叉污染、体积大等缺点,不能应用于洁净等级要求较高的空调系统。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广节能减排工作,企业也在寻找节能减排的机会。如果能够开发一款设备来回收洁净等级要求较高的全新风空调系统,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能量回收机组主要用于对空气品质和洁净等级要求较高的全新风空调系统,在原有空调系统的基础上再来回收排风的冷量(夏天)或热量(冬天),要达到节能的效果,必须解决以下技术难题:
1.排风口和进风口相距较远,比较分散,回收难度较
大。
2.新风量是由房间的需求决定的,能量回收系统不能
控制新风量。
3.能量回收系统不能引起新风和排风的交叉污染。
4.室外的空气温度时刻在变化,导致机组的负荷一直
在变化,需要实时自动改变机组的运行参数;
5.冬季和夏季的运行工况相反,需要自动根据室外的温度情况来改变机组的运行模式;
6.使用能量回收机组的目的是为了节能,机组的压缩机
本身要消耗电量,如果机组设计不合理,回收的能量扣除机组的耗电量之后,实际的节能量将很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效果显著的全新风空调系统排风能量回收机组。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全新风空调系统排风能量回收机组,由蒸发器、冷凝器和压缩机组及控制系统连接构成。所述的蒸发器安装在新风管里,所述的冷凝器安装在排风管里,所述的压缩机组及控制系统安装在新风管和排风管之间,所述的蒸发器、冷凝器和压缩机组及控制系统通过制冷剂管道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所述的压缩机组及控制系统由变频压缩机的一端连接气液分离器和低压传感器,另一端分别连接电磁阀和油分离器。所述的电磁阀分别连接储液器、冷凝压力调节阀和冷凝器。所述的储液器连接电子膨胀阀,所述的电子膨胀阀连接单向阀,所述的单向阀连接蒸发器。所述的冷凝压力调节阀连接蒸发器。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分别连接四通换向阀和通过毛细管连接油分离器。所述的四通换向阀分别连接油分离器、蒸发器和冷凝器。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和单向阀之间的管道连接冷凝器。所述的变频压缩机连接油分离器的管道设有高压传感器。所述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均设有温度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蒸发器和冷凝器是各自独立的换热器,可以根据现场
风管的位置来安装,可以满足任何现场要求,适应性强;
2.换热器分别安装在新风管和排风管里,不存在交叉污
染;
3.采用变频压缩机来改变系统的负荷要求,调节性能极
佳;
4.解决了冬季冷凝压力偏低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脉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脉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84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