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工业感应电机的恒速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8421.3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90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邹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驰 |
主分类号: | H02P25/16 | 分类号: | H02P2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工业 感应 电机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速度控制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工业感应电机的恒速控制器。
背景技术
一个多世纪以来,电动机作为机电能量转换装置,其应用范围已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主要类型有同步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三种。工业用的直流电机很多都需要对其运转速度进行控制,一般采用的控制器为CNC可编程步进电机控制器可与步进电机驱动器、步进电机组成一个完善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能控制三台步进电机分时运行本控制器采用计算机式的编程语言,拥有输入、输出、计数等多种指令。具有编程灵活、适应范围广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控制的自动化领域。工业用的大多数感应电机控制器存在着控制不够精确,以及控制器的工作状态不够稳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工业感应电机的恒速控制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工业感应电机的恒速控制器,包括双向触发二极管、电位器、桥式整流电路、变压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十电阻,第一交流电压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的触发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双向触发二极管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交流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一交流输入端和所述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二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桥式整流电路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电机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机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电位器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电位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电位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用于工业感应电机的恒速控制器,当对转速的稳定度要求不高时可以使用开环调节转速,若对转速的要求比较高,就需要克服负载变动、电压波动对转速的影响,采用闭环电路进行调节,本控制器的控制精确高,并且控制器的工作状态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工业感应电机的恒速控制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工业感应电机的恒速控制器,包括双向触发二极管DZ、电位器RP、桥式整流电路BR、变压器T、第一三极管VT1、第二三极管VT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第一交流电压输入端分别与双向触发二极管DZ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桥式整流电路BR的负极输出端、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第一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第三二极管D3的正极、第四二极管D4的负极和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双向触发二极管DZ的触发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双向触发二极管DZ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交流电压输入端、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桥式整流电路BR的第一交流输入端和变压器T的一次绕组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桥式整流电路BR的第二交流输入端连接,桥式整流电路BR的正极输出端分别与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第一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和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和第一三极管VT1的基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变压器T的一次绕组的第二端连接,变压器T的二次绕组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第四二极管D4的正极、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和第三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变压器T的二次绕组的第二端分别与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和第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连接,第二三极管VT2的发射极分别与第五二极管D5的正极和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三极管VT2的基极与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负极分别与电机的第一控制信号输入端和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电机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入端与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分别与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和电位器RP的滑动端连接,电位器RP的第一端与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连接,电位器RP的第二端与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连接。当对转速的稳定度要求不高时可以使用开环调节转速,若对转速的要求比较高,就需要克服负载变动、电压波动对转速的影响,采用闭环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驰,未经邹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84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压发动机催化器及汽车
- 下一篇:煤层气排采联合冲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