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炼钢连铸切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7205.7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1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寅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寅明 |
主分类号: | B22D11/126 | 分类号: | B22D11/126 |
代理公司: | 宜春赣西专利代理事务所 36121 | 代理人: | 谢年凤 |
地址: | 33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炼钢 切割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钢连铸切割,尤其涉及一种炼钢连铸切割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钢铁行业连铸切割中,火焰切割气体的浪费很大,一直以来,钢铁行业试图使用高压脉冲点火方式应用于点火枪来实现割枪的自动点火切割,但碰到的且无法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割枪和点火枪都处于高温钢坯环境中,点火枪的相关器件很难适应这种高温环境;二是由于钢坯切割环境存在大量的冷却水产生的蒸汽,蒸汽在勿冷勿热的点火枪上附着有大量的水汽又严重影响点火枪的相关打火系统的正常工作,点火枪漏电绝缘问题更是难以解决,这样的点火枪是无法满足炼钢连铸切割枪的点火要求的;特别是要实现割枪的自动点火枪,必须在切割小车处安装点火枪,由于钢铁连铸通常规模连铸,一个切割现场有同时存在若干路切割,这就需要在原控制箱与切割现场及切割小车之间设置大量的管路系统和切换控制装置,其管路和控制系统极为复杂,不仅设备投入大、安全隐患多,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极低,实际无可操作性;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够真正实现使用点火枪进行钢坯连铸切割枪的可靠自动点火切割。 另外现有的这类切割系统维护维修特别麻烦,一旦切割枪装置出现故障,必须在恶劣的高温环境现场进行抢修,给维护维修带来极大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炼钢连铸切割系统。该炼钢连铸切割系统构成极为简单,安装、维护、维修简单、方便,运行稳定、安全、可靠,点火成功率高,耗气量小,运行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电气配置集中控制箱,分别设于切割场的一组或若干组切割单元,所述切割场通过相应的管路系统与电气配置集中控制箱相连接,所述切割单元包括切割小车及其设于所述切割小车上的切割枪,所述切割小车上还包括有与所述切割枪相对应的点火枪、一两位多通控制阀、及其分别连接于该两位多通控制阀的相应的输出端的点火枪燃气电磁阀和切割枪燃气电磁阀,所述点火枪和切割枪分别通过相应的金属软管与点火枪燃气电磁阀和切割枪燃气电磁阀连接,所述点火枪和切割枪分别通过相应的安装装置设于所述切割小车上。
所述两位多通控制阀为一两位四通自动控制阀,两位四通自动控制阀的输入端与切割场的燃气供给管相连接,其三个输出端分别对应与点火枪、切割枪燃气电磁阀和一旁通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点火枪和切割枪燃气电磁阀输出端分别通过相应的金属软管对应与点火枪和切割枪连接,所述旁通阀输出端与切割枪燃气电磁阀的输出端相连接。
所述点火枪和切割枪的安装装置包括分别设于切割小车上、以及切割枪和点火枪上的相互对应连接的锥形管座以及锥形卡销。
所述切割枪的切割氧和预热氧通道分别通过相应的金属软管与设于切割小车上的一两位四通电磁阀的相应的输出端连接,该两位四通电磁阀的相应的的两输入端分别对应与切割氧和预热氧供给管相连接。
所述切割枪还分别通过相应的金属软管与切割枪相应的氧气电磁阀连接。
所述点火枪为一高压脉冲点火枪。
所述高压脉冲点火枪包括与相应的高压脉冲电源连接的高压脉冲放电电极,所述高压脉冲放电电极为一包括导电棒、以及依次套设于导电棒上的陶瓷管、黄腊管和石棉套管,所述高压脉冲放电电极上套设有内套管,内套管外侧套设有外套管,高压脉冲放电电极的导电棒长出于内和/或外套管的一端的部分构成放电端,内套管或外套管内设有燃气管,内和/或外套管的相应一端端面上对应于该高压脉冲放电电极的放电端开设有与所述燃气管联通的燃气喷出孔,所述枪体上对应于该放电端设有一回路电极,所述内、外套管之间设为水夹套。
本实用新型的炼钢连铸切割系统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同时安装使用也十分简单方便,特别是由于管路和控制系统构成简单,一组切割枪和点火枪只需要从控制室引出一根燃气供给管至切割现场,既减少了系统设备投资,设备的维护和维修工作量,同时减少了系统运行的安全隐患;同时,通过使用复合式高压脉冲电子点火枪,进一步提高了点火的可靠;且正常点火燃烧状态下的燃气消耗极小,点火枪与切割枪同步供气和点燃,能源消耗极低,当连铸割枪工作时点火既及时又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炼钢连铸切割系统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压脉冲点火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寅明,未经陈寅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72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侧气囊用气体发生器
- 下一篇:车载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