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铰点机构及起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6874.2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8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曹立峰;贾体锋;张庆彬;李书林;李利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3/62 | 分类号: | B66C23/62;F16N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21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构 起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铰点机构及起重机。
背景技术
铰点机构,通过销轴将两个本体构件进行连接,其中的旋转构件可以绕此销轴进行旋转。而起重机由于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其运行时大多伴随转动,所以起重机的主要工作部件多采用铰点机构,例如起重臂后铰点机构、变幅缸前铰点机构和变幅缸后铰点机构等。
以起重臂后铰点机构为例,该起重臂后铰点机构用于连接起重臂和转台,如图1和图2所示,该铰点机构01包括销轴011、加强套012和轴套013,其中,销轴011固定在加强套012内,轴套013套设在销轴011上,转台03与加强套012连接,起重臂02设置在轴套013上,最终能够实现起重臂02绕销轴011做旋转运动。
由于起重臂后铰点机构、变幅缸前铰点机构和变幅缸后铰点机构的轴向平行度存在误差,而这种误差在当前的加工技术和条件下无法根除,造成了起重臂变幅过程中铰点端面(加强套与轴套配合的端面)相互接触挤压产生干摩擦,出现噪音,甚至产生咬合现象引起起重臂抖动,造成结构变形,从而降低了起重机可靠性,影响起重机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起重机的可靠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铰点机构和起重机,以实现提高起重机的可靠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铰点机构,包括销轴、加强套和轴套,其中,所述销轴固定在加强套内,所述轴套套设在所述销轴上,所述加强套与所述轴套配合的端面上具有第一油槽以及连通所述第一油槽与所述加强套的内壁的第一缺口,所述轴套与所述加强套配合的端面上具有第二油槽以及连通所述第二油槽与所述轴套的内壁的第二缺口。
优选地,上述铰点机构中,所述第一油槽为螺旋结构,所述第一油槽在所述加强套与所述轴套配合的端面上至少缠绕一圈。
优选地,上述铰点机构中,所述第一油槽为闭环结构。
优选地,上述铰点机构中,所述第一油槽至少有两条,所述第一缺口连通至少两条所述第一油槽。
优选地,上述铰点机构中,所述第一缺口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缺口均匀布置在所述加强套与所述轴套配合的端面上。
优选地,上述铰点机构中,所述第二油槽为螺旋结构,所述第二油槽在所述轴套与所述加强套配合的端面上至少缠绕一圈。
优选地,上述铰点机构中,所述第二油槽为闭环结构。
优选地,上述铰点机构中,所述第二油槽至少有两条,所述第二缺口连通至少两条所述第二油槽。
优选地,上述铰点机构中,所述第二缺口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缺口均匀布置在所述轴套与所述加强套配合的端面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起重机,包括本体、旋转体以及连接本体与旋转体的铰点机构,所述铰点机构包括销轴、加强套和轴套,其中,所述销轴固定在加强套内,所述轴套套设在所述销轴上,所述本体与所述加强套连接,所述旋转体设置在所述轴套上,所述铰点机构为上述结构的铰点机构。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铰点机构包括销轴、加强套和轴套,其中,所述销轴固定在加强套内,所述轴套套设在所述销轴上,所述加强套与所述轴套配合的端面上具有第一油槽以及连通所述第一油槽与所述加强套的内壁的第一缺口,所述轴套与所述加强套配合的端面上具有第二油槽以及连通所述第二油槽与所述轴套的内壁的第二缺口。由于加强套与轴套配合的端面具有第一油槽,轴套与加强套配合的端面具有第二油槽,加强套以及轴套内壁的润滑油在销轴旋转配合作用下通过第一缺口进入到第一油槽,通过第二缺口进入到第二油槽,当铰点机构应用到具有变幅作业设备时,加强套与轴套接触的端面在润滑油的作用下减少了干摩擦以及咬合现象的产生,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应用该铰点机构的设备的抖动现象的产生。相应的应用该铰点机构的起重机的可靠性相应提高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起重机中起重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起重机中起重臂后铰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铰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强套一种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68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充绒效果好的充绒机
- 下一篇:实时过车数据的离散化上传方法及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