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路防眩隔离栏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6718.6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3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尹龙;冷伟杰;沈培琳;李海鸿;施炫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15/02 | 分类号: | E01F15/02;E01F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路 隔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道路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路防眩隔离栏。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私家车数量逐年增加,1991年私家车数量在一百万辆左右,2001年不到一千万辆,2011年已达到了七千万,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且快速路上小汽车的数量最多,因此我们将小汽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据统计,夜间行驶发生的交通事故大概为全天总事故的40%~50%,而在夜间发生的交通事故中,与远光灯有关的占30%~40%,且呈不断上升趋势,已经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夜间行车时远光灯对驾驶员的视力造成很大影响,非常容易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而且在快速路上车速较快,眩光的影响更大,因此,解决远光灯造成的眩光问题迫在眉睫。
目前,常用的防眩设施主要包括防眩板、防眩网和植树防眩,这些防眩设施价格偏高,养护费用高,因此并没有被广泛推广使用。而一般的快速路只是通过隔离栏分隔道路交通,并不具备防眩的作用,而且防攀爬作用也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远光灯炫目效果好且结构简单适于推广的快速路防眩隔离栏。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快速路防眩隔离栏,包括一组设置在马路反方向两车道之间成列的隔离栏,所述隔离栏包括组成V形截面的两个叶片、支架和底座,所述叶片通过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两个叶片可遮挡对向车辆的强光,以避免对向车的驾驶员的视线与强光重叠。
进一步,所述隔离栏是由镀锌钢制成的隔离栏,遮挡效果好,制造工艺简单,便于生产;抗压强度大,能承受较大的荷载,整体稳定性良好,使用寿命长;造价低廉,较之绿化防眩及设置防眩板更为经济方便,效果良好,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而且整体镀锌之后,在表面喷涂纯聚脂彩色粉末,色泽鲜艳,不褪色,耐高温、抗低温、耐盐雾、抗潮湿。
优选的,所述两个叶片之间的角度为60°,该角度对对向车的远光灯强光的遮挡最为完全。
所述隔离栏的总高度为1.2m,所述两个叶片的高度为0.2m,宽度为0.3m,高度适当,与私家车的高度相适应,遮挡发散的远光灯。
进一步,每个所述叶片上分别开有直径为1cm的孔,以满足风荷载的要求,根据力学分析,不打孔的叶片也可满足城市的风荷载需求,但是为了安全考虑,在每个叶片上打孔。
优选的,所述支架为圆杆,直径为2.5cm。
为了防止行人穿越或攀爬,相邻的两个所述隔离栏的间距为15cm。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析了现有交通事故率及其成因,以及眩光在夜间行车交通事故中的影响,在分析车型、车灯和道路等级的基础上,考虑特殊路段、恶劣环境等特殊情况,基于光学原理及防眩原理理论,利用安装在隔离栏顶部的V形叶片遮挡对向车的强光,起到防炫目效果,以避免驾驶员因对向车的远光灯刺眼造成事故,在传统隔离栏上进行改造,不增加隔离栏的占用空间,不破坏路面结构,有助于减少快速路上因为眩光而产生的安全问题,保证了交通的安全;2、造型优美,有着良好的景观效果,且栏杆高度适当,排布紧密还具有一般防眩板和隔离栏所不具有的防止行人攀爬的功能;3、本实用新型的参数考虑到了稳定性及承受荷载的能力,可直接投入生产使用,无论从效用、经济还是美观等因素考虑,都比一般防眩设施更实用和有利于推广,对改善道路条件、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有显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一种快速路防眩隔离栏,包括一组设置在马路反方向两车道之间成列的隔离栏,隔离栏包括组成V形截面的两个叶片1、支架2和底座3,叶片1通过支架2固定在底座3上,底座3通过铆钉安装在地面上。其中,隔离栏的总高度为1.2m,两个叶片1的高度为0.2m,宽度为0.3m,两个叶片1之间的角度为60°,每个叶片1上分别开有4个直径为1cm的孔,支架2为圆杆,截面直径为2.5cm,相邻两隔离栏间距15cm,本实施例的隔离栏是由镀锌钢制成的。
本实施例与普通隔离设施的功能比较如下表所示: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67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环注水试验装置
- 下一篇:方便更换的道路减速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