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插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6500.0 | 申请日: | 2013-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4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马懿宣;叶朝晖;陈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7/08 | 分类号: | F16L3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头,尤其是一种快插接头。
背景技术
我国现有的金属波纹管连接、密封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1,敲波式: 将波纹管端部插入螺母后用专用工具使波纹管端口变平挂住螺母,再放入密封件与管道连接; 2,焊接式:通过波纹管与接头对接焊后与管道连接;但是据申请人了解,上述两种方式均有缺点:1,“敲波式”需要专用工具,安装繁琐;2,“焊接式”则需要焊接工序,焊接后的管道维护比较麻烦,不能直接拆卸维护,需要将焊接部切割下来才行,这种连接方式增加了人力和物力成本,并且在焊缝处有泄漏和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连接安全、维护方便的快插接头。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快插接头,包括具有轴向通孔的公接头主体、母接头主体,以及设置在公接头主体内部的挡圈、金属环、密封圈,公接头主体和母接头主体通过相匹配的外螺纹和内螺纹固定连接,公接头主体内部腔壁上具有异形面,异形面包括分别向公接头主体腔壁凸起和凹陷的倒角和第一凹形圆台,金属环和套接在金属环内部的密封圈一起将挡圈压在第一凹形圆台上,母接头主体套在金属环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
进一步的,金属环与挡圈相接触的一端端部由第一凸型圆台和弧形面组成,第一凸型圆台与第一凹形圆台形状相匹配,弧形面压在所述挡圈上。
进一步的,金属环另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凸形圆台,金属环配合第二凸形圆台担在公接头主体的口部。
进一步的,密封圈与挡圈相接触的一端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凹形圆台,第二凹形圆台两端的内径分别与波纹管波谷和波峰的外径相当。
进一步的,挡圈为开口挡圈。
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环,限位环套接在公接头主体的外壁上。
进一步的,限位环上设置有方便将其取下的把手。
进一步的,还包括O型圈,公接头主体内部圆柱形腔壁上具有圆环形凹槽,圆环形凹槽的形状大小与O型圈相匹配。
进一步的,母接头主体的腔壁上设置有检测通孔。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接头组件采取快插方式,装配时接头组件自成一体,无须拆分。在安装现场将任意长度金属波纹管从尾孔处插到底后旋紧螺母即可,大幅简化了安装步骤;2.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波纹管外壁形状的特殊,通过各个零部件的配合将波纹管紧紧的啮合锁定;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无需专用工具,亦无焊接等特殊工艺,使施工难度和成本大大降低,效率高且有较强的经济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预装配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装配完成的剖视图。
图中:公接头主体1,母接头主体2,开口挡圈3,金属环4,密封圈5,倒角6,第一凹形圆台7,第一凸型圆台8,弧形面9,第二凸形圆台10,第二凹形圆台11,波纹管12,限位环13,把手14,O型圈15,圆环形凹槽16,检测通孔17,波纹管被覆层18。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的快插接头,如图1-3所示,包括具有轴向通孔的公接头主体1、母接头主体2,以及设置在公接头主体1内部的开口挡圈3、金属环4、密封圈5、限位环13 和O型圈15,公接头主体和母接头主体通过相匹配的外螺纹和内螺纹固定连接,公接头主体1内部腔壁上具有分别向公接头主体1腔壁凸起和凹陷的倒角6和第一凹形圆台7,金属环4和套接在金属环内部的密封圈5一起将开口挡圈3压在第一凹形圆台7上,母接头主体2套在金属环4的外部;金属环4与开口挡圈3相接触的一端端部由第一凸型圆台8和弧形面9组成,第一凸型圆台8与第一凹形圆台7形状相匹配,弧形面9压在开口挡圈3上;金属环4另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凸形圆台10,第二凸形圆台10将金属环4担在公接头主体1的口部;密封圈5与开口挡圈3相接触的一端内壁上设置有第二凹形圆台11,第二凹形圆台11两端的内径分别与波纹管12波谷和波峰的外径相当;限位环13套接在公接头主体1的外壁上。限位环13上设置有方便将其取下的把手14;公接头主体1内部圆柱形腔壁上具有圆环形凹槽16,圆环形凹槽16的形状大小与O型圈15相匹配;母接头主体2的腔壁上设置有检测通孔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65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梭车轮端减速器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杠杆式锥齿轮齿圈跳动检测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