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茶叶筛选装置支撑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4896.5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5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邵辉;李尚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祁茗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20 | 分类号: | F16M11/20;F16M11/12;F16M11/18;B07B1/46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45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叶 筛选 装置 撑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叶筛选装置支撑杆。
背景技术
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是西方茶文化中的主要茶品。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具有利尿、消除水肿、强壮心脏的功效,另外还可以起到预防蛀牙、食物中毒,降低血糖与血压的作用。红茶是经过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步骤生产出来的,一般发酵、干燥过后制得的半成品红茶还需要经过再次烘干杀菌、混匀、筛分、包装后才能在市场上进行销售。
其中,筛分需要通过专用的茶叶筛选装置来对茶叶进行分选,通过过滤筛的震动,实现两个功能:①将茶叶中的砂石、粉尘等杂物分离出来,②将不同尺寸的茶叶颗粒进行分离。为了使得筛选效果最佳,最好采用类似人工的筛选方式,即过滤筛在水平范围内做循环往复的圆周运动。这就需要一种支撑杆对过滤筛起到可靠支撑的同时还不影响过滤筛的运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筛选装置支撑杆,能够保证过滤筛的支撑、运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茶叶筛选装置支撑杆,万向节上设置有彼此垂直的第一耳轴和第二耳轴,支撑杆下端呈倒U型并通过第一耳轴与万向节相铰接,安装底座的上端呈正U型并通过第二耳轴与万向节相铰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技术效果:
支撑杆通过万向节与安装底座相铰接,支撑杆相对于万向节可以在垂直于第一耳轴所在的面内转动,万向节相对于安装底座可以在垂直于第二耳轴所在的面内转动。这样,当过滤筛在水平范围内做循环往复的圆周运动时,支撑杆都能对其起到有效的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是万向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安装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右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参阅图1~图3,万向节10上设置有彼此垂直的第一耳轴11和第二耳轴12,支撑杆20下端呈倒U型并通过第一耳轴11与万向节10相铰接,安装底座30的上端呈正U型并通过第二耳轴12与万向节10相铰接。支撑杆20就可以绕安装底座30发生转动,当过滤筛在水平范围内运动时,支撑杆20可以随其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杆20下端设置有第一圆筒21,所述安装底座30包括与贴合地面设置的方板32以及垂直于方板32设置的第二圆筒31,所述的支撑杆20、第一圆筒21、第二圆筒31同芯布置;所述的第一圆筒21朝下的一端对称设置有两个缺口211构成所述的倒U型,所述的第二圆筒31朝上的一端对称设置两个缺口311构成所述的正U型,第一圆筒21上设置的缺口211与第二圆筒31上设置的缺口311交错布置。所述第一圆筒21的两个缺口211之间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212与第一耳轴11构成铰接配合,第二圆筒31的两个缺口311之间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312与第二耳轴12构成铰接配合。
由第一、二圆筒21、31上开设缺口211、311后所形成的倒U型或正U型较为牢固,能够非常可靠地保证过滤筛的支撑。并且这种结构加工起来非常简单。第一、二圆筒21、31是相同结构的,在制作时,可以制作两个完全一样的带有缺口、通孔的圆筒,其中一个与支撑杆20固连,另一个与安装底座30固连,两个圆筒之间在通过万向节10铰接即可,如图4、图5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祁茗茶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祁茗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48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波雾化除臭系统
- 下一篇:一种手术后病人换床辅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