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压放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4568.5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43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德;孙超;关恒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润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7/00 | 分类号: | E21F7/00;F16K3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2008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负压放水器。
背景技术
矿井抽采系统庞大而复杂,瓦斯抽采过程中管路积水很难做到及时、彻底的排放,加上积水中参杂着各类渣滓,管路负压变化范围较大,使排放更加困难,因此严重制约着矿井的抽采效果,危害矿井安全生产。目前,主要通过负压自动放水装置来解决此问题。常用的负压放水装置主要有机械式和电控式二大类。电控式负压放水装置由于其成本高、需配电,且电磁阀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堵塞等原因,无法在煤矿抽采系统中得以广泛使用。机械式负压放水装置主要又包括磁控式放水装置和气阀式放水装置,磁阀式放水装置的控压球对管路负压要求较高,且磁石长期浸泡于水中,磁力变化不可控,容易导致整个系统失灵;气阀式放水装置中的活塞阀的启闭开度无法人为控制,同时活塞阀一般使用的都是非标件,加工精度不高,使用寿命不长,维修更换都比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压放水器,该负压放水器工作性能稳定,耐用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上设有与大气连通的进气口、与抽采管路连通的进水管路以及排水管路,本负压放水器还包括用来切换大气及抽采管路负压的切换系统,所述的切换系统包括设置在箱体内部的气动阀,所述的气动阀包括与大气连通的气动阀上工位以及与抽采管路连通的气动阀下工位,切换系统还包括控制气动阀上、下工位通断的杠杆,所述的杠杆由设置在箱体内部的浮子升降定位系统驱动其控制气动阀上、下工位的通断。
本实用新型的气动阀还包括与杠杆相连的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端部与杠杆构成滑动配合,所述杠杆的一端与箱体内壁铰接相连,所述杠杆的另一端与浮子升降定位系统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气动阀上工位通过进气口与大气连通,所述的进水管路的末端位于箱体内部且该末端设有进水阀,所述的进水管路上设有负压取气点,所述的气动阀下工位通过负压取气点与进水管路相连以采及抽采管路中的负压。
本实用新型的气动阀为不锈钢气动阀,所述的气动阀固定在箱体内部设置的固定梁上,所述的固定梁靠近箱体顶部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管路上设有排水阀。
本实用新型的浮子升降定位系统包括连杆以及设置在箱体底部用来限定连杆运动方向的芯轴,所述的连杆呈铅垂方向布置,且连杆的底部套设在芯轴上,所述的连杆上自上向下依次设有第一、第二环形定位槽以及第一、第二、第三定位挡板,所述的第一、第二环形定位槽沿连杆的周向设置,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定位挡板的板面与连杆的杆长方向相垂直,所述杠杆的端部与第一、第二定位挡板之间的连杆相配合,所述的第二、第三挡板之间设有可沿连杆上下运动的浮子。
本实用新型杠杆的端部设有与连杆的杆身相卡合的槽口,所述的槽口与连杆之间构成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连杆的顶部设有与固定梁相固定的定位座,所述的定位座上设有与第一、第二环形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掣子,所述的定位掣子与调节装置相连,所述的调节装置调节定位掣子与第一、第二环形定位槽的压紧度。
本实用新型的调节装置包括螺栓及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定位掣子相连,弹簧的另一端与螺栓相连。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中的浮子定位升降系统通过箱体内水位的高低来驱动杠杆,以杠杆联动的方式来控制气动阀的通断,从而实现负压状态下排水管路的自动排水工作。负压放水器通过气动阀实现大气与负压之间的切换,切换干净、利索、准确,且负压放水器的工作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负压放水器,包括箱体1,箱体1上设有与大气连通的进气口2、与抽采管路连通的进水管路3以及排水管路4,本负压放水器还包括用来切换大气及抽采管路负压的切换系统,切换系统包括设置在箱体1内部的气动阀5,气动阀5为二位二通阀,气动阀5包括与大气连通的气动阀上工位以及与抽采管路连通的气动阀下工位,切换系统还包括控制气动阀上、下工位通断的杠杆6,杠杆6由设置在箱体1内部的浮子升降定位系统驱动其控制气动阀上、下工位的通断。
进一步的,气动阀5还包括与杠杆6相连的控制杆7,控制杆7的端部与杠杆6构成滑动配合,杠杆6的一端与箱体1内壁铰接相连,杠杆6的另一端与浮子升降定位系统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润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淮南润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45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