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吊篮配重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3676.0 | 申请日: | 2013-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7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亮;王新程;夏春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3/32 | 分类号: | E04G3/3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30045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吊篮 配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重,尤其涉及建筑用吊篮配重。
背景技术
当前外墙装饰施工过程中,吊篮的使用极为普遍,为了确保吊篮使用的安全,除了确保钢丝绳、安全绳、防坠装置的安全可靠外,配重的安全也尤为重要。传统的配重做法是用沙袋堆压或混凝土块摞压,易造成配重滑移不稳定且没有具体的重量标识,吊篮安全无法保证。
因此,有待提供一种更安全可靠的、重量标识清晰、方便可周转使用的配重来满足实际施工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吊篮配重,该配重制作简单,移动方便,重量清晰可见,可确保吊篮配重安全可靠,满足吊篮的安全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吊篮配重,它包括中间横截面为矩形的本体,在本体的顶面中间设置有锥台状凸起,在所述的本体底面中间设置有锥台状凹坑,在所述的本体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把手,在所述的本体中间开有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制作简单,移动方便,重量清晰可见,可确保吊篮配重安全可靠,满足吊篮的安全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吊篮配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吊篮配重的俯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吊篮配重,它包括中间横截面为矩形的本体1,在本体的顶面中间设置有锥台状凸起2,在所述的本体底面中间设置有锥台状凹坑3,在所述的本体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把手4,在所述的本体中间开有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通孔5。
优选的在所述的本体上设置有标识。优点是制作简单,移动方便,重量清晰可见,可确保吊篮配重安全可靠,满足吊篮的安全使用。
本吊篮配重的使用方法如下:
将制作好的配重块通过中心预留孔5套置在吊篮后支架的固定杆上,摞压至满足吊篮安全使用重量为止,吊篮正常使用。
本吊篮配重的制造方法如下:
1、配重块模具的制作
1)制作模具下半部分
将530×220mm模板按长边方向确定中点,200×110mm模板按短边方向确定中点,重合后将2块板与模具底板钉到一起,然后将2块530×50mm模板、2块200×50mm模板分别垂直固定于底模周边使之形成一个半封闭盒状。
2)制作模具上半部分
将205×200mm模板每2块固定在一起,然后将2块530×70mm模板、2块200×70mm模板按等高固定成矩形框,最后将每2块钉在一起的205×200mm模板按200mm宽度方向钉在矩形框的两端,使之形成一个中间留有200×100mm空间的半封闭盒状。
3)在制作好的模具下半部分50mm高框的四角钉置100×50mm板条,确保每个面两端至少有2块板条,在制作好的模具上半部分70mm高框的每个面中间钉置100×50mm板条,确保每个面有一个板条。目的是保证模具扣合在一起时对齐固定。将模具上下部分扣合在一起,在两侧端面上下中心线位置钻2个孔,钻孔直径为8mm,间距100mm。
模具的大小可以根据具体使用情况确定。
2、配重块的制作
选用外直径为30mm,长200mm的钢管,用胶带将两头孔封堵严密,用薄膜塑料布将钢管通体包裹严密。将包裹完的钢管从模具上端开口处伸入固定在底模200×110mm木块中心开孔处。
将模具摆放在平板振捣台上,用搅拌好的水泥砂浆从上侧预留口处灌入模具内,灌满后启动振捣台,使砂浆充分密实,将事先制作好的U型钢筋插入模具两侧的孔洞内,确保外露部分长度在80~100mm之间,内侧保证锚固长度。调整好中间钢管的垂直度,待砂浆终凝前拆模,在配重块上刻轻放两字以及重量标识25KG,配重块制作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36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