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废水排放反渗透膜纯净双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2054.6 | 申请日: | 2013-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6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廖恒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恒路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 排放 反渗透 纯净 双水机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RO反渗透膜纯水机。
(二)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对饮用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RO反渗透膜纯水机应运而生,让人们饮用到健康、安全的纯水。RO英文为:Reverse Osmosis,即反渗透。RO反渗透膜纯水机是利用反渗透原理进行水处理。纯水机中设置有反渗透膜滤筒,滤筒内装有反渗透膜滤芯,在一定的压力下,水分子可以通过RO膜,而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无法透过RO膜,从而使一部分水透过RO膜分离出来称为纯水,未透过的水因溶质增加形成浓缩水称为浓水。反渗透膜纯水机早期用于海水及苦咸水淡化,锅炉给水,废水处理等工业领域。近年来被引入到民用领域。
反渗透处理技术虽然有很多优点,但其在生产纯水的同时,产生了一部分浓水,通常RO膜的纯水/废水比为1∶3,也就是说,经过一次提纯过滤后,产生的浓水是纯水的3倍左右。现有的反渗透膜纯水机是浓水排放型,即将一次提纯过滤后的浓水当作废水直接排放掉,这是一种很大的浪费。特别是小型家用纯水机,其原水是自来水,经过一次净化过滤产生的浓水的水质并非比原水差多少,还有利用的价值,还可以进一步被二次、三次深度提纯,若将经过一次提纯过的浓水当作废水直接排放不仅会增加纯水成本,而且对水资源来说也是一种浪费。以前也有无废水的机型出台,但没有真正做到真的无废水的效果,而且不能及时对RO膜冲洗,大大降低了机器及耗材的使用寿命,而且在装配上用了一些没有必要的配件,大大增加机器的原成本。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正无废水排放反渗透膜纯净双水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废水排放反渗透膜纯净双水机,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管道、第一级滤筒、第二级滤筒、第三级滤筒、增压泵以及第四级滤筒,第四级滤筒内装有反渗透膜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级滤筒的浓水出水口的一路通过回水管连接第一级滤筒的进水口,另一路通过净水管道连接排放龙头,第四级滤筒的纯水出水口一路连接第五级滤筒的进水口,另一路连接储水桶,所述的第五级滤筒的出水口通过纯水管道连接排放龙头。
作为优选,原水管道通过1号管连接第一级滤筒的进水口,第一级滤筒的出水口通过2号管连接第二级滤筒的进水口,第二级滤筒的出水口通过3号管连接第三级滤筒的进水口,第三级滤筒的出水口通过4号管连接增压泵,增压泵通过5号管连接第四级滤筒的进水口,第四级滤筒的纯水出水口通过6号管连接第五级滤筒,所述的储水桶通过旁路管连接6号管,6号管上安装有第一逆止阀和控制增压泵工作的高压开关。
作为优选,原水管道上设置有水锤消除器和控制增压泵工作的低压开关。
作为优选,回水管上设置有第二逆止阀和限流阀。
作为优选,原水管道的口径大于1、2、3、4、5号管的口径,1、2、3、4、5号管的口径大于回水管、旁通管、6号管、净水管道和纯水管道的口径。
作为优选,第一滤筒内安装聚丙烯棉滤芯,第二级滤筒内安装压缩活性炭滤芯,第三级滤筒内安装超滤膜滤芯,第五级滤筒内安装后置颗粒活性炭滤芯。
作为优选,原水管道上安装有进水阀门,纯水管道上安装有纯水阀门,净水管道上安装有净水阀门。
原水通过其自身的压力下由原水管道经过1号管进入第一级滤筒内,经过其内部的聚丙烯棉滤芯过滤后,经2号管进入第二级滤筒内,经过内部的压缩活性炭滤芯过滤后,经3号管进入第三级滤筒内,经过内部的超滤膜滤芯过滤后,经4号管进入增压泵进行增压进入第四级滤芯,经过反渗透膜滤芯过滤后,纯水从纯水出水口出来,浓水经浓水出水口出来。纯水出水口的纯水通过旁通管进入储水桶内储存起来或经6号管进入第五级滤筒过滤后,经纯水管道,从排放龙头排放。浓水从浓水出水口出来,一路经过回水管返回到第一级滤筒重新过滤,另一路经过净水管道从排放龙头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恒路,未经廖恒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20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及程序
- 下一篇:一种可变微孔防堵曝气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