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分离式气管插管口咽通气道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30263.7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9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高子军;王强;熊利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M16/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分离 气管 管口 通气 固定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可分离式气管插管口咽通气道固定器。
背景技术
口咽通气道用于昏迷和全麻醉未清醒者,防止舌根后坠致呼吸道梗阻。在给患者做手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而在全身麻醉诱导时需要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口咽通气道是保证气道通畅必不可少的医疗器具之一。达到插管时机时,将口咽通气道取出,再进行气管插管。在插入气管导管后要对气管导管和牙垫进行固定,目前这种单独通过牙垫来固定气管导管的方法固定效果不是很好,容易发生脱落。或是,现有改进的导管固定器是在导管上加一个固定套管,在牙垫一侧设有导管固定卡口用于固定气管导管,固定效果好,但是这种固定器套体积比较大,通常情况下能够覆盖鼻子以下的面部,长时间使用会压迫口周围组织,造成口唇及舌的破溃,给患者带来新的创伤。
但全身麻醉结束时,一些特殊的患者尚未完全清醒,通气道还不能完全保持通畅,此时仍需要使用口咽通气道来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分离式气管插管口咽导管的固定器,既能够更好地对气管插管进行固定,并减轻患者的痛苦或不适,又可以使用本新型下端分离式的口咽导管,保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气管插管口咽导管的固定器,包括口咽通气道,所述的口咽通气道至少包括弯曲状的垫体,在垫体的一端设置有耳翼,在耳翼的两侧对称加工有两个用于固定气管插管口咽导管一端的导管固定卡槽,垫体和耳翼的内部加工有贯通垫体和耳翼的排液孔,在排液孔内侧靠近耳翼的端部加工有口咽通气道连接卡口;口咽通气道上安装有可拆卸的固定套,在固定套上设置有通孔,在通孔内壁上设置有伸出固定套端面的口咽通气道连接单向卡扣,口咽通气道连接单向卡扣与口咽通气道连接卡口配合安装将固定套可拆卸安装在口咽通气道上;
在固定套的外壁上与通孔相同方向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半圆状导管固定槽,在固定套外壁上半圆状导管固定槽所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卡槽,在固定套外壁上半圆状导管固定槽所在的两侧靠近口咽通气道连接单向卡扣的端部对称设置有自粘带固定架,自粘带固定架上连接有自粘带;
在固定套上可拆卸安装有导管固定夹,导管固定夹上设置有固定卡轨,固定卡轨与固定卡槽配合安装将导管固定夹可拆卸安装在固定套上,导管固定夹与固定套上的半圆状导管固定槽配合将气管插管口咽导管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套上。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如下技术特点:
所述的口咽通气道为软质口咽通气道。
所述的固定套的端面的大小和口咽通气道的耳翼的大小相同。
所述的导管固定夹至少包括紧固螺栓架,在紧固螺栓架上设置有固定卡轨,在紧固螺栓架上安装有紧固螺栓的端部设置有表面弯曲弧度与气管插管口咽导管表面弯曲弧度相同的固定块,固定块与固定套上的半圆状导管固定槽配合将气管插管口咽导管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套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器采用口咽通气道固定气管插管口咽导管的一端,采用固定套和导管固定夹配合固定气管插管口咽导管的另一端,此种双重固定结构能够很好地固定气管插管口咽导管,口咽通气道与固定套之间可拆卸,固定套和导管固定夹之间也可拆卸,方便固定和拆卸气管插管口咽导管,固定套体积小,不会全部覆盖患者口腔,减少对口周组织的损伤,增加舒适度。并且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方便,对患者带来更多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去掉导管固定夹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口咽通气道,2-固定套,3-导管固定夹,4-气管插管口咽导管,5-通孔,6-口咽通气道连接单向卡扣,7-自粘带固定架,8-自粘带,9-排液孔,10-半圆状导管固定槽,11-固定卡槽,12-紧固螺栓架,13-固定卡轨,14-垫体,15-耳翼,16-导管固定卡槽,17-口咽通气道连接卡口,18-紧固螺栓,19-固定块。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302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引流导管固定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妊娠糖尿病胰岛素专用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