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收纳野外分离细菌平板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8715.8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3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林强;吴淑勤;李宁求;付小哲;刘礼辉;石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C12M1/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38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收纳 野外 分离 细菌 平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微生物采样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收纳野外分离细菌平板的装置。
背景技术
病原微生物的分离是许多传染病的确定诊断的依据。病样采集和病原细菌分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在病害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分离、培养细菌的方法是动物病理学研究工作中最常应用的实验技术。在一个新的病害研究中,通过分离与培养获得细菌的纯培养,完成柯氏法则,以明确该病病原。所谓病原物的分离,即把该病原菌从发病组织上与其他微生物分开。
在动物病害研究中,动物死亡后腐败、变质速度非常快,所以在分离动物病料时,通常需要在现场采集鲜活的病料,然后现场在培养基上划线分离细菌,并接种到平板上。在平板上接种完病原菌后,先要把平板封口,再用塑料袋包起来。这样操作费时费力,且经常会出现平板密封不好,平板盖被打开,造成样品污染,影响采样结果,严重时整批样品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采样更加便捷、高效,防止污染的用于收纳野外分离细菌平板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收纳野外分离细菌平板的装置,包括横截面呈半圆形的支撑筒和若干平行设在支撑筒内的隔板,各隔板把支撑筒的内腔分为多个放置腔。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各隔板均为与支撑筒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呈圆形的薄铁片。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支撑筒上在各放置腔的内部均设有卡夹。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各卡夹均为由支撑筒的外沿引出并伸入放置腔内的簧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用于收纳野外分离细菌平板的装置中,隔板的直径比接种用的平板稍大,放置腔的高度与平板的厚度相当,使用时,将接种好的平板直接放在隔板上,每个放置腔放置一个平板,各个平板间相对独立,放置腔为每个平板提供安全保护空间,不用封口和另外包装,防止污染的同时,提高采样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收纳野外分离细菌平板的装置,包括横截面呈半圆形的支撑筒1和若干平行设在支撑筒1内的隔板2,各隔板2把支撑筒1的内腔分为多个放置腔11。
本用于收纳野外分离细菌平板的装置中,隔板2设置5-10层,隔板2的直径比接种用的平板稍大,放置腔11的高度与平板的厚度相当,使用时,将接种好的平板直接放在隔板2上,每个放置腔放置一个平板,各个平板间相对独立,放置腔11为每个平板提供安全保护空间,不用封口和另外包装,防止污染的同时,使采样工作更加便捷、高效,易于试验研究的持续成功开展。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各隔板2均为与支撑筒1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呈圆形的薄铁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支撑筒1上在各放置腔11的内部均设有卡夹。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各卡夹均为由支撑筒1的外沿引出并伸入放置腔11内的簧片3。
簧片3保证放入放置腔11后不会掉出来。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87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磨自行车轮胎
- 下一篇:糊盒机传送带减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