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管状过滤膜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8446.5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5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洪朝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远纺织科技(泉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9/04 | 分类号: | B01D69/0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赖开慧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管状 滤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膜,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管状过滤膜。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的生活和工业废水排入水体,使人类赖以生存的水源日益受到污染,而另一方面,地球上可提供的淡水水源越来越稀缺,列入缺水区域的城市越来越多,各国政府都希望通过对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提高现有水资源的利用率。膜分离技术因其具有分离效率高、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无相变和节能等优点,已经逐步被推广应用。过滤膜常见的一般为中空纤维膜,其结构一般包括过滤膜本体,在过滤膜本体的长度方向贯穿开设一个通孔,这种膜比较脆弱,将其应用到过滤装置中,容易因水的冲击而发生破裂,使用寿命较短。并且现有技术中的过滤膜,由于其是单孔结构,过滤通道面积较小,过滤效果不够理想,且这种单孔结构强度较低,耐压能力较弱,使用时容易出现断丝的情况。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强度高、耐水冲击、使用寿命长的新型管状过滤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管状过滤膜,包括管状过滤膜本体,所述管状过滤膜本体外设有包覆管状过滤膜本体的PET无纺布,所述管状过滤膜本体沿其长度方向贯穿开设有四个通孔,各所述通孔内设有加强筋。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加强筋为单根单丝纤维。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管状过滤膜本体的直径为6.6~9.0mm。所述通孔的直径为0.2~0.4mm。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管状过滤膜本体内设置的四个通孔呈正方形的四个角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状过滤膜本体外设置包覆管状过滤膜本体的PET无纺布,所述管状过滤膜本体沿其长度方向贯穿开设有四个通孔,各所述通孔内设有加强筋,设置四个通孔能够增加过滤面积,增强过滤效果,在管状过滤膜本体外包覆PET无纺布,PET 是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的简称,如涤纶树脂,用PET材料制造的无纺布具有耐腐蚀和渗水性,复合后它能起到增强管状过滤膜的强度和刚度,可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等制造业。在通孔内设置加强筋,进一步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抗压强度,提高抗水冲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
参考图1,一种新型管状过滤膜,包括管状过滤膜本体1,所述管状过滤膜本体1外设有包覆管状过滤膜本体1的PET无纺布2,所述管状过滤膜本体1沿其长度方向贯穿开设有四个通孔3,所述四个通孔3呈正方形的四个角分布,各所述通孔3内设有加强筋4,所述加强筋4为单根单丝纤维。所述过滤膜本体的直径为7mm,所述通孔的直径为0.3mm。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过滤膜本体的直径在6.6~9.0mm。所述通孔的直径在0.2~0.4mm,在以上参数范围内皆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四个通孔的分布优选的为分布在正方形的四个角上,其他分布方式亦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管状过滤膜本体外设置包覆管状过滤膜本体的PET无纺布,所述管状过滤膜本体沿其长度方向贯穿开设有四个通孔,各所述通孔内设有加强筋,设置四个通孔能够增加过滤面积,增强过滤效果,在管状过滤膜本体外包覆PET无纺布,PET 是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的简称,如涤纶树脂,用PET材料制造的无纺布具有耐腐蚀和渗水性,复合后它能起到增强管状过滤膜的强度和刚度,可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等制造业。在通孔内设置加强筋,进一步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抗压强度,提高抗水冲击力。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远纺织科技(泉州)有限公司,未经宏远纺织科技(泉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84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湿法脱硫工艺中浆液循环泵的节能控制系统
- 下一篇:电子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