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串排式球体栅板湿式过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7714.1 | 申请日: | 2013-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0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曹国庆;肖务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排式 球体 栅板湿式 过滤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滤器,特别是一种串排式球体栅板湿式过滤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用球状填料作为过滤介质的过滤装置,在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应用方式是在立式湍流塔内的填料床上,放置一定厚度的空心塑料球104,气流从塔的下部进行通过填料床,依靠气流的动力,使塑料球104产生不规则的运动,同时,在填料球的上部喷淋水雾,一方面在球体表面产生水膜,对气体中的粉尘产生粘附,另一方面对球体表面的积尘产生清洗效果。这种结构方式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当填料层厚度较大,气体的压力不够时,球体填料不易形成湍流状态,填料层的过滤滤阻力大。当球体厚度不够时,并且气体压力在填料床上分布不均匀时,球体又易产生堆积现象,填料层对气体中的粉尘的粘附效果又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滤阻力小,除尘效果好,具有自清洁能力的串排式球体栅板湿式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串排式球体栅板1、压紧螺栓2、壳体3、盖板4,多件串排式球体栅板1叠放在壳体3内,用压紧螺栓2固定,盖板4用于安装或拆卸栅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串排式球体栅板1包括塑料球104,塑料球104通过金属丝101组成串,每串球体通过张紧装置102在结构框架103断面上组成排。
本实用新型在壳体3内,串装多个相同结构串排式球体栅板1,用压紧螺栓2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张紧装置102等距离布置在框架的水平或垂直方向上,串装球体的每根金属丝101,各有一套张紧装置102。
本实用新型所述塑料球104的穿孔在球体直径位置。球体直径为φ25-φ30,孔径约为2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框架103为矩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过滤阻力小,单个串排的球体栅板,球体之间的间隙较大,含尘气流穿着过栅板,尘粒与球体上水膜接触产生粘附和凝聚而与气流分离;2、在气流的作用下,串排在金属丝101上的球体,会随气流产生微少的震动,当球体表面积聚的尘粒达到一定厚度时,会自动从脱离表面;无需外加装置和人力,自动清理球体上的积尘,实现过滤功能的再生;3、更换清洗方便,在长期运行过程中,栅板上的残留的积尘较多,影响过滤性能时,可以打开盖板4,取出栅板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壳体3的正向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串排式球体栅板1的正向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是塑料球104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与轴流风机,脱水器等组合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串排式球体栅板,2-压紧螺栓,3-壳体,4-盖板,101-金属丝,102-张紧装置,103-框架,104-塑料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包括串排式球体栅板1、压紧螺栓2、壳体3、盖板4,多件串排式球体栅板1叠放在壳体3内,用压紧螺栓2固定,三组串排式球体栅板1、通过压紧螺栓2、固定在壳体3内,盖板4用于安装或拆卸栅板,装串排式球体栅板1的壳体3腔体内,两侧有盖板4,取下盖板4可以安装和拆卸栅板。参阅图1至图9。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所述串排式球体栅板1包括塑料球104,塑料球104通过金属丝101组成串,每串球体通过张紧装置102在结构框架103断面上组成排,细小金属丝101穿过每个球体中的小孔,组成串后,通过张紧装置102固定在框架上,第一层为经向排列,第二层为纬向排列。每串球体排列时,相邻两串球体之间的距离等于球体直径。参阅图1至图9,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在壳体3内,串装多个相同结构串排式球体栅板1,用压紧螺栓2固定,壳体3采用钢板焊接而成,中间凸出的空间内安装栅板。参阅图1至图9,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实施例4,本实用新型所述张紧装置102等距离布置在框架的水平或垂直方向上,串装球体的每根金属丝101,各有一套张紧装置102。参阅图1至图9,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平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77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