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6183.4 | 申请日: | 201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48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徐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丰 |
主分类号: | E04H1/02 | 分类号: | E04H1/02;A01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种 居住 庭院 经济一体化 住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
背景技术
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后,接着又在2006年和2007年的两个中央1号文件中对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任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党的十八大更是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重要性和工作任务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人多地少,尤其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尤其是土地贫瘠的地区,耕地面积使用不足,农民在贫困的生活中挣扎。如何使广大农民生活改观,逐步走上富裕之路,实现农村众多的小康之家,我国政府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三农”问题。“三农”工作的核心是使农户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也是农户增收,农户增收的关键,是需要有一个持续的高效产出的平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既包括了生活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也包括了农业基础设施为主的产业能力建设;既包括了制度创新,也包括了生活环境的建设。目前在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仍然没有突破传统思维,大多是拆旧建新,修桥补路,搞农户上楼,没有从土地的综合利用和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根本上突破。据统计,我国农村每个农户宅基地平均占地0.46亩以上,全国约有2.3亿农户宅基地,将占用农田1亿亩以上,即使在一些率先实现小康之家的样板村,每户仍然占有4分到1亩多的宝贵的农田资源。
传统的农村宅基地,主要用于生活建房,不仅占地多、浪费大,而且用途单一,一旦修建为农舍后,无论占用的空间大小是多是少,它都已经成为了永久性的冻土,除了供人居住外,无法进行农业生产,也就不会再产生其它任何经济效益,对于培植、养殖和日光温室种植等则需要另建日光大棚,无疑又侵占了大量良田耕地。特别是现在的许多特色种养业,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势必占用大量的粮食种植土地,而且通常产地离居所较远,在管理空间和时间上都存在很多盲区,经常会因管理不善而造成损失,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的影响,而且还受到自然气候的影响,带来了许多不可掌控的因素,难以保证持续高产稳产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农村土地利用率低、产出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包括:
居住层;
用于种植阳生植物的第一种植层,设置于所述居住层上方,包括顶部种植层,所述顶部种植层包括若干温室大棚;
用于种植阴生植物和/或菌类的第二种植层,设置于所述居住层下方,所述第二种植层为半地下室结构;
用于养殖动物的养殖区,设置于所述居住层一侧的地面上;
用于对所述阳生植物的秸秆、所述菌类的培养基和/或所述动物的粪便进行微生物发酵的沼气池,设置于所述养殖区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种植层还包括:
用于种植阳生植物、阴生植物和/或菌类的至少一层中间种植层,设置于所述居住层和所述顶部种植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种植层还包括:
防水层,铺设于所述温室大棚的地面上;
土壤层,铺设于所述防水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种植层还包括:
用于支撑遮阳幕、抗风和抗雪的支架,设置于所述温室大棚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种植层还包括:
安全防护围栏,设置于所述顶部种植层边缘;
过道,设置于所述温室大棚与所述顶部种植层边缘之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还包括:
发电装置,包括与所述沼气池连通的沼气发电机、风力发电机和/或太阳能电池板;
用于计量和控制电能的分配的配电室,与所述发电装置和所述LED灯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还包括:
空气循环系统,包括管路、与所述管路连通的引风机和与所述管路连通的送风机;
所述养殖区包括若干畜禽舍,所述畜禽舍通过管路与所述温室大棚和所述第二种植层交换空气和热量。
进一步地,所述居住层墙壁包括:
内壁;
外壁;
保温板,设置于所述内壁与所述外壁之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种、养和居住庭院经济一体化住宅,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丰,未经徐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61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