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放电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5233.7 | 申请日: | 201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7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涂柏生;朱锌铧;杨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电 检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单颗镍氢镍镉电池的过放电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在一些单颗镍氢、镍镉等电池供电产品设计中,一般需要做电池过放电检测,当电池电压到达电压最低点时,就需提醒用户,电池供电不足,防止电池过放电而损坏电池,需要用户更换电池或者给电池充电等。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有如下3种:
1、采用带AD的单片机,直接对该电池电压进行检测。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带AD的单片机比不带AD的单片机贵,如果只是单独为了检测电池的低电压点,而选用一个带AD的单片机,则不实惠,增加了产品成本。
2、选用集成IC。
这种方法需要外加一个集成IC,所以同样具有成本高的缺点。
3、采用2个IO口来检测。
参考图1,是现有技术采用2个IO口的电池的过放电检测电路的电路图,一个IO口(CTRL_TEST_BAT)作为输出口,用于控制检测;另一个IO口作为输入口(TEST_BAT),用于检测低电压点。单片机的TEST_BAT内部上拉。
具体的,开始检测时,CTRL_TEST_BAT输出0,三极管Q1导通,
当+Vbat>0.7V时:三极管Q2导通,单片机检测到TEST_BAT为低电平。
当+Vbat<=0.7V时:三极管Q2截止,单片机检测到TEST_BAT为高电平;
如果检测到TEST_BAT为低电平,则表明当前电池电压还没到过放电电压检测点;如果没有检测到TEST_BAT为低电平,则表明当前电池电压已经达到过放电电压检测点。
这种方法增加了IO口个数,所以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成本高,IO口过多的缺陷,提供一种只需要一个IO口就能完成电池过放电的检测的结构简单的一种过放电检测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过放电检测电路,用于单颗镍氢镍镉电池的过放电检测,包括用于接收微控制单元输出的检测触发信号并根据所述检测触发信号输出接收到的电池电压的输入检测电路、将所述电池电压存储为电池能量和将所述电池能量输出为所述电池电压的储能电路、根据所述电池电压输出电压检测信号至所述微控制单元的输出检测电路;
所述输入检测电路包括输入端,所述输出检测电路包括输出端,所述输入端与所述输出端电性连接并连接至所述微控制单元的同一个IO口;
所述输入检测电路、储能电路和输出检测电路依次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放电检测电路中,所述输入检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三极管;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IO口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内部电源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池的正极端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放电检测电路中,所述储能电路包括至少一电容,所述电容的一端接地,所述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放电检测电路中,所述电容大小为1000pF。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放电检测电路中,所述第一电阻为10KΩ,所述第二电阻为100KΩ,所述第一三极管为PNP型。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放电检测电路中,所述输出检测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二三极管;
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IO口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过放电检测电路中,所述第三电阻的680Ω,所述第四电阻为220Ω,所述第五电阻为5KΩ,所述第二三极管为NPN型。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过放电检测电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过放电检测电路通过增加储能电路,实现将电路中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电性连接作为一个端口与微控制单元的一个IO口连接,节省了IO口,简化了电路结构,降低了电路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52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气β放射性监测装置
- 下一篇:基于I2C总线的风电机组发电机录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