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轴向柱塞泵负流量与总功率控制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24672.6 | 申请日: | 2013-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1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淑梅;廖文斌;陈传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49/00 | 分类号: | F04B49/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轴向 柱塞 流量 功率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液压控制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轴向柱塞泵负流量与总功率控制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柱塞泵负流量与总功率控制结构,使用两根控制活塞分别实现对轴向柱塞泵的负流量与总功率控制。这种控制原理的调节器结构使用零件较多,结构较为复杂,且占用体积较大,生产成本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人通过研究,发现传统的负流量控制与总功率控制在系统反馈环节上相同,通过改变两者前置控制信号来源方式,便可只使用一根控制活塞实现对轴向柱塞泵的负流量与总功率控制。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控制方案,能够在实现负流量与总功率控制的同时,简化调节器结构,减小调节器的整体重量,并降低调节器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轴向柱塞泵负流量与总功率控制的装置,该方法有利于简化调节器结构,降低零件加工难度,减小调节器的整体重量,并降低调节器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应用于轴向柱塞泵负流量与总功率控制的装置,包括轴向柱塞泵及用以控制轴向柱塞泵的调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器内设有一用以同时实现对轴向柱塞泵的负流量与总功率控制的控制活塞,所述控制活塞上开设有两活塞负流量控制的先导油作用面积 以及开设有总功率控制的先导油作用面积,所述的活塞负流量控制的先导油作用面积以及总功率控制的先导油作用面积由设于调节器内的调节油路实现驱动。
其中,所述调节油路包括与柱塞泵负流量控制油口对接的具有油压的第一油路、与柱塞泵对接的具有油压的第二油路,以及一二位三通阀,其中二位三通阀的左位为第一、第二阀口联通以及第三阀口阻断,且第一、第二阀口的出油口分别作用于两活塞负流量控制的先导油作用面积,所述二位三通阀的右位为第一、第二阀口阻断以及第三阀口联通,且第三阀口的出油口作用于总功率控制的先导油作用面积;所述第一油路再分成A、B两路,其中A路直接作用于二位三通阀的左端,B路通过减压阀将油压减小至的,以得到压力为的油液,得到的、两路油液同时作用于二位三通阀的左端并分别接至二位三通阀的第一、第二阀口,所述第二油路分别作用于二位三通阀的右端以及接至二位三通阀的第三阀口。
所述的负流量控制先导油作用面积由公式计算得到,其中,, ;为未优化前控制阀芯与功率控制阀杆的垂直距离,为未优化前控制阀芯与负流量控制阀杆的垂直距离,为未优化前功率控制弹簧刚度,为未优化前负流量控制弹簧刚度,为未优化前负流量控制的作用面积计算得到;平衡油压力由公式计算得到,其中,为未优化前功率控制的弹簧预压缩力,为未优化前负流量控制的弹簧预压缩力,为未优化前补偿压力。
控制活塞负流量控制的先导油作用面积为136.09mm2,平衡油压力为2.9bar,功率控制先导油作用面积为14.05mm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优化后的调节器,相较于传统调节器,减少了负流量控制活塞、负流量连接板、负流量弹簧座及负流量控制弹簧等零件,简化了调节器结构,降低了调节器的加工难度及加工成本,使调节器结构更为紧凑,重量更轻。该优化结构具有很强的实用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川崎K3V112DT轴向柱塞泵前泵体装配图。
图2是图1中调节器7中负流量控制结构图。
图3是川崎K3V112DT轴向柱塞泵负流量控制曲线。
图4是K3V112DT轴向柱塞泵传统的调节油路控制方案。
图5是本实用新型针对K3V112DT轴向柱塞泵优化后的调节油路控制方案。
图6是优化控制方案与传统控制方案的控制曲线对比图。
图7为传统控制方案调节器部分结构图。
图8为优化控制方案调节器部分结构图。
其中,1-输入轴;2-端盖;3-泵盖;4-轴瓦;5-小止动活塞;6-泵壳;7-调节器;8-滑块;9-大止动活塞;10-控制活塞;11-中间泵体;12-缸体;13-柱塞;14-配流盘;15-中心弹簧;16-回程盘;17-滑靴;18-压盘;19-斜盘;20-轴承;21-球铰,22-二位三通阀,22-1-第一阀口,22-2-第二阀口,22-3-第三阀口,23-减压阀,24-控制阀芯,25-功率连接板,26-功率控制活塞,27-负流量控制活塞,28-负流量连接板,29-拨叉。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246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相环氧浇注干式变压器
- 下一篇:一种柔性单元生产线